近期,全球輪胎行業正經歷一場因關稅而起的重大變革。美國市場上,固特異、住友橡膠、優科豪馬等國際輪胎巨頭紛紛宣布漲價,引發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日本住友橡膠北美公司率先發布漲價通知,乘用車輪胎價格大幅上調 25%,商用車輪胎價格也有 10% 的漲幅。隨后,固特異和優科豪馬等企業也迅速跟進,對北美渠道價格進行調整,最高漲幅達 10%。此次漲價潮并非偶然,背后的主要推手是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住友橡膠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漲價是為了應對特朗普政府的 232 條款以及對等關稅。
據了解,美國輪胎市場對進口的依賴程度極高,數據顯示,其進口依賴度達到 72%,而本土產能僅能滿足 28% 的市場需求。這種供需結構使得關稅成本極易傳導至終端消費者。目前,每條輪胎的零售價平均上漲了 30 - 50 美元,美國消費者正為 “美國優先” 政策付出越來越高的代價。
隨著美國關稅政策的持續發酵,輪胎行業的不確定性愈發凸顯。《Tire Business》的最新報道揭示了更為嚴峻的形勢:美國輪胎批發價格隨著關稅的實施而上漲,目前各大輪胎企業 10% 的漲價幅度,基本與已實施的對全球進口商品加征 10% 的基準關稅一致。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根據 232 法規,自 5 月 3 日起,美國將對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再額外征收 25% 的關稅。若這一政策如期落地,美國輪胎價格預計還將再上漲 15%-20%。
住友橡膠將漲價日定在 5 月 1 日,恰好趕在 232 關稅生效前 48 小時,這種 “搶跑式漲價” 行為,深刻反映出企業對白宮政策多變的深度擔憂。在復雜多變的關稅政策影響下,美國輪胎行業未來走向充滿未知,后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