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控股股東紅豆集團與廣州工控以“客觀情況變化”為由,簽署《股份轉讓意向協議之終止協議》;
二是因紅豆集團籌劃新股份轉讓事項,通用股份股票自3月27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 2 個交易日。
這意味著一場醞釀了兩個月的股權交易戛然而止,但控制權變更的“接力賽”仍在繼續。
業內普遍看好這場交易
2025年1月22日,紅豆集團與廣州工控簽署股權轉讓意向協議,計劃將持有的24.41%通用股份轉讓給后者。若交易完成,廣州工控將成為通用股份新控股方,并借此補強其汽車零部件板塊的輪胎業務版圖。
自公告發布以來,業內普遍表示看好這場交易,為什么呢?
1、協同效應顯著
廣州工控旗下萬力輪胎已在柬埔寨布局新產能(年產1120萬條子午線輪胎),而通用股份的泰國、柬埔寨基地同樣處于擴張期,雙方若能整合供應鏈,有望形成東南亞市場的“雙輪驅動”。
萬力輪胎柬埔寨工廠建設現場
2、國資背書
廣州工控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擁有300億管理基金和6家上市公司資源,其入主被認為能為通用股份帶來資金、技術及政策支持。
然而,這場看似完美的“聯姻”卻因“客觀情況發生變化”戛然而止,雙方并未透露具體原因。
為何此時放手?
紅豆集團的“瘦身”哲學
作為掌控通用股份23年的“老東家”,紅豆集團的轉身絕非一時興起。這家從1957年鄉鎮作坊起家的多元化集團,如今正面臨戰略收縮的關鍵抉擇。
1、財務壓力下的自救
紅豆集團2023年財報顯示,其資產負債率已達67.8%(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在40%-60%之間較為合理),而通用股份作為旗下最優質資產,市值逾80億元。
該集團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也顯示,受內銷增速放緩、服裝等可選消費需求偏弱等因素影響,其主營業務收入下降約15%,下降金額約3.5億元,預計2024年凈虧損1.8億元-2.3億元。
若成功轉讓24.41%股權,可回籠約20億元資金,直接緩解債務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紅豆集團第一次轉讓其所持有的通用股份的股份,2024年8月6日,通用股份發布公告稱,紅豆集團向九益投資轉讓了6.92%的公司股份。
還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24年8月,紅豆集團所持通用股份近八成已質押融資,部分質押將于2025年到期。轉讓控制權既可解質押之急,又能為其他業務輸血,堪稱一舉兩得。
2. 主業聚焦的必然選擇
紅豆集團旗下擁有服裝(紅豆股份)、輪胎(通用股份)、制藥(紫杉藥業)三大板塊,但服裝業務增長乏力,2024年紅豆股份甚至出現虧損。
反觀輪胎板塊,通用股份2024年凈利潤預計達4.00億元至5.00億元,預計同比大增85%-131%,海外基地貢獻顯著。
此次轉讓通用股份,既可回籠資金緩解服裝業務壓力,也能剝離非核心資產,聚焦多元化轉型。
看似矛盾的“棄優保劣”,實則暗含戰略重心調整——服裝是紅豆的起家根基,而輪胎屬于重資產、高周期行業,在集團資源有限時,守住“紅豆”品牌或許比經營輪胎更符合家族利益。
通用股份并不愁“賣”
拋開資本博弈,通用股份本身的成長也非常迅速。
這家企業用近十年時間完成了從“地方品牌”到“出海標桿”的蛻變:
1、業績表現搶眼
目前,通用股份的業績正在較快上升期。尤其是近兩年,取得了顯著的增長。
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50.64億元,同比增長22.91%;凈利潤2.16億元,同比增長1175.49%。
2024年凈利潤預計達4-5億元,同比翻倍。
2、全球化布局駛入“快車道”
近年來,通用股份緊抓“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機遇,加速全球化布局,依托中國、泰國、柬埔寨三基地優勢,保持產銷兩旺。其中海外工廠成為其重要增長極。
通用股份一期項目產能為130萬條全鋼胎和600萬條半鋼胎,2023年全面達產。
例如泰國工廠二期項目達成后,預計達產后將新增年均營收可達24.66億元,年均凈利潤4.59億元,成為其重要的利潤增長極。
除泰國基地外,通用股份在柬埔寨的布局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期項目已于2024年5月達產,二期項目也于2024年8月順利投產,海外基地為通用股份中長期業務增長提供強勁動力。
3、技術護城河
近年來,通用股份持續推進國際化、智能化、綠色化產業升級。
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出了多款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型輪胎產品。例如,千里馬(參數丨圖片)新能源EV系列、靜音棉抗扎胎等。在商用車輪胎領域,通用股份推出的龍馬系列ET新能源商用車輪胎,解決了傳統輪胎油耗高、耐磨差等問題。
另外,通用股份率先打造出行業領先的“黑燈車間”和“5G碳云智能工廠”,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持續提升品牌供給側品質,夯實品牌根基。
誰將執掌輪胎巨輪?
與廣州工控的交易雖終止,但控制權變更的"接力賽"仍在繼續。紅豆集團新交易對象的選擇,也將直接影響通用股份的未來走向。
這場資本博弈的最終結局,不僅關乎紅豆集團的戰略轉型,更將重塑中國輪胎產業的競爭格局。
市場正拭目以待,通用股份的下一任"船長",將如何駕馭這艘全球化巨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