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輪胎企業,
消失不見
一、盛泰集團,多次上榜75強,最高位列29
2019年7月,廣饒法院稱已正式受理盛泰集團有限公司的破產重整案,這成為2019年中國最大的輪胎企業破產案。在2013年,盛泰集團位列全球75強輪胎企業榜單33位;2014年榜單中的32位;2015年榜單中29位;2016年榜單的30位;2017年榜單的33位。
據介紹,盛泰集團成立于2002年,其產品主要為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高性能半鋼乘用子午胎。主導產品有“三A”、“亞泰” 、“亞通”、“三佳”、“盛泰”、“奧特利”、“歐美佳”七等,曾具備年產全鋼載重子午胎300萬套、半鋼乘用子午胎600萬套的生產規模。
二、永泰集團,多次上榜75強,最高位列32
2018年7月,東營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山東永泰集團有限公司清算一案,至此,這家曾多次上榜75強的輪胎企業正式破產。永泰集團破產案曾被認為是中國最大的輪胎企業破產案。
永泰集團成立于1995年8月,該集團主要生產TBR/PCR輪胎,旗下有盾輪、奔納斯、固得威(GOLDWAY)等品牌。早先,永泰公司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2016年、2017年上榜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并位列32~35名。但激進的擴張,使永泰集團獲得榮譽的同時,也埋下巨大隱患,導致盛極一時的永泰集團轟然坍塌。
三、山東恒宇橡膠,多次上榜75強,最高位列37
2018年6月,恒宇橡膠正式向山東省廣饒縣人民法院提出破產重整的申請。據當時的公告,截至2018年5月,恒宇橡膠總資產19.97億,負債24.25億,已無力按期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還債能力。
恒宇橡膠成立于2005年,以斜交胎起步,隨后發展子午線輪胎項目。在2013年~2015年,連續上榜75強輪胎企業榜單,位列37~43位。但到了2016年,恒宇橡膠突然被爆出涉嫌非法集資。
四、山東三工輪胎,多次上榜75強,最高位列49位
山東三工橡膠成立于1994年,在2012~2017年連續多次上榜年度75強輪胎企業榜單,最高位列49位,但2017年最后一次上榜時名次最低,為68位。在2016年~2018年期間,該企業多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
到了2020年,阿里巴巴拍拍賣網上公開拍賣三工輪胎的多處資產,包括公司東廠區土地房屋、綜合服務樓土地和房屋、原種子站土地和房屋等等。
五、好友輪胎,連續多次上榜,最高位列61位
2019年7月,好友輪胎向河南省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審計確認,截至4月30日,好友輪胎有限公司資產總額約21.6億元,負債總額約26.96億元。至此,好友輪胎正式宣告破產。
好友輪胎公司正式成立于2005年。2006年1月,“好友輪胎”第一條全鋼子午胎產品順利下線;2009年6月,總投資5.5億元的第一條年產500萬條半鋼子午胎生產線開工建設;2011年2月,第一條年產500萬條半鋼子午胎生產線順利達標達產。在2014年~2017年上榜全球75強輪胎企業,最高名次為61位。
六、北京首創輪胎,連續2年上榜,最高位列66位
首創輪胎的前身是創建于1970年的北京輪胎廠。該輪胎廠曾是國家24家重點輪胎生產廠家之一,"八五"期間,投資2.5億元,建設70萬條子午胎"雙加"技改項目形成了年產120萬條子午胎的生產能力。在1999年,北京輪胎廠被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收入麾下,正式注冊成為首創輪胎。
首創輪胎曾生產“BCT”、"京輪"、"盾"、"奧特嘉"等品牌,產品暢銷海內外。在2013年全球75強輪胎企業中位列66名。但在2015年,首創輪胎開始出現欠薪問題,輝煌戛然而止。
大型企業轟然坍塌共性:
互聯互保、激進擴張
根據近10年全球75強榜單,我們發現這些退出歷史舞臺的輪胎企業,大都是坍塌于2017~2019年,這三年是中國輪胎企業洗牌的開始。而這些輪胎企業經營不善的共性,都是由于“互聯互保”和錯誤的擴張方式。
1、“互聯互保”
“互聯互保”是早期山東輪胎企業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輪胎產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擴張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不少輪胎企業便選擇互聯互保取得銀行授信,但當一家企業經營出現危機時,直接抽走企業資金后,會導致多個相關企業資金鏈斷裂。
2、激進擴張
快速擴張雖然可以幫助企業迅速擴大市場,但長期來看卻埋下了深重的隱患。盲目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新建生產線,導致資金鏈的緊繃,一旦資金鏈斷裂,企業便可能陷入財務危機,繼而資不抵債直至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