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
該通知稱,對此前明確的25個工業領域,原則上應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另外,本次增加子午線輪胎等11個領域,原則上應在2026年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據中國輪胎商務網了解,對輪胎行業來說,全鋼子午線輪胎單位產品能耗標桿水平為235千克標準煤/噸,基準水平為340千克標準煤/噸;半鋼子午線輪胎單位產品能耗標桿水平為290千克標準煤/噸,基準水平為430千克標準煤/噸;參考標準為GB 29449。
從以往產能效率提升帶來的政策影響上看,這次對輪胎生產煤炭消耗水平的要求,勢必會繼續加速輪胎行業內部的產能升級和重組,頭部輪胎企業或將迎來機遇。
近年來,淘汰落后產能是中國輪胎產業的重要任務。2021年4月,輪胎大省山東省印發的《全省落實“三個堅決”行動方案(2021—2022年)》,到2022年,年產120萬條以下的全鋼子午胎、年產500萬條以下的半鋼子午胎企業,全部整合退出。方案涉及到的企業共計18家,其中全鋼胎企業8家,半鋼胎企業10家,共計產能3117萬條。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堅決”行動已經淘汰了約2700萬條輪胎產能,基本實現3117萬條關停目標。
今年年初,東營市發布了《東營市橡膠輪胎產業發展規劃(2023—2025年),文件指出,將深入實施“畝產效益”綜合評價,推動“僵尸企業”有序退出和市場出清,引導因環境容量等因素不宜繼續發展的產能有序轉移退出。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風卷殘云,勝者為王。相信山東輪胎的瘦身將加速改變中國輪胎制造業格局,錘煉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中國輪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