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已有多家輪胎企業公開破產清算信息。在漲價潮之外,輪胎行業的倒閉潮也值得關注。
經銷商:乘用車胎需求受沖擊明顯
6月9日,黑龍江省七臺河市中級人民法院稱,七臺河市華威輪胎銷售有限公司財產、賬冊、重要文件下落不明,清算組無法繼續進行清算工作,因此該院裁定終結七臺河市華威輪胎銷售有限公司的強制清算程序;
4月24日,保定市大正輪胎橡膠有限公司第三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被執行金額1264.5萬元,執行總金額超過了3685萬元;
3月23日,廣東省中山市人民法院發布公告稱:已裁定受理中山市富華輪胎經銷公司破產清算案件;
3月15日,貴州黔鼎商貿有限公司拍賣11382條輪胎,起拍價217.9202萬元;
......
落后產能加速出清,是輪胎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經陣痛期。但也有不少經銷商表示,經營不下去更多是市場環境因素。
某國際一線輪胎品牌的經銷商表示,從四月份開始,其PCR的出貨量直線下滑,特別是高端大尺寸,與往年形成明顯差異。多家大型輪胎經銷商也表示,進入二季度,PCR銷量開始走低,出貨量放緩。“照這樣下去,可能完不成廠家定的任務了,”一位北方的輪胎經銷商說道。
還有經銷商表示,早就預知了二季度行情會變差:“年后輪胎廠都在發漲價通知,但從四、五月份開始,漲價通知變降價通知,各地路演促銷活動不斷,可能就是市場下滑的征兆,以我們目前的庫存水平,根本不敢備貨。”
TBR市場更是一片狼藉:卓創資訊針對五月替換輪胎市場銷量,向國內共62家銷商進行了調研,有67%的全鋼胎經銷商五月銷量出現下滑,其中10%銷量下滑幅度超過30%。
中國輪胎替換市場潛力大
一直以來,輪胎行業有“得配套者得天下”的說法。不可否認的是,為知名車企提供原配輪胎,能夠極大提高輪胎品牌的知名度和用戶黏度。原車配套也是檢驗輪胎產品品質的重要參考因素。但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未來替換輪胎市場才是更值得胎企發力的市場。
配套市場依賴新車產量,全球需求超4億條。全球來看,除2020年受疫情影響輪胎配套需求跌破4億條外,近年來配套需求在4-5億條。
而替換需求與汽車保有量及輪胎使用周期密切相關。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最大的新車消費市場,汽車保有量的提升將帶 動國內替換胎市場蓬勃發展。
據頭條數據,我國2021年的汽車保有量達到3.0億輛,2022年已經達到 3.2億輛,過去5年年均復合增速高達8%。從人均保有量數據來看,2021 年中國千人汽車擁有量約為215輛,而美國千人汽車擁有量約837輛,日本、德國、意大利、英國等均超過600輛/千人。相比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中國汽車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整體看,中國輪胎替換市場潛力較大。
頭部企業產能整合優化加速
我國輪胎制造企業眾多,產能過剩,國外知名輪胎企業在中高端市場品牌優勢明顯,輪胎產品國際貿易和技術壁壘不斷升級,輪胎行業面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產能整合的同時,智能制造正成為輪胎行業的長期發展趨勢。智能工廠提升生產效率、制造精度,實現輪胎產能優化。輪胎企業積極建設智能工廠, 提高輪胎生產效率和制造精度。同時,國內胎企全球化產能布局加速推進,能夠在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同時, 很好地應對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