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至2020年期間,日本普利司通公司針對東營市部分橡膠輪胎企業連續發起多起輪胎商標、專利侵權訴訟,東營市企業大多敗訴,賠償總額較大。為切實維護東營橡膠輪胎企業的合法權益,東營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采取“抱團取暖、部門協同”的策略,率先在全省打造“精準服務,市縣兩級四單位全貫通”的橡膠輪胎產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形成了維權合力,降低了維權成本,及時幫助企業規避潛在知識產權風險和威脅。
以市場監管局為統領高位推動,由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牽頭,協同海關等部門齊心協力成立聯盟以來,改變了橡膠輪胎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單打獨斗,一盤散沙的發展局面,形成了“組織健全,制度完善,精準服務”的工作體系,進一步促進了知識產權保護的整體化、區域化。
一是健全組織架構。以“企業民主決策、優質企業審議、骨干企業批準”的決策模式,推舉出了聯盟成員單位18家,其中理事長單位1家,常務理事單位1家,理事單位7家,其他成員單位9家,形成了知識產權糾紛維權的“防護罩”。
二是完善制度建設。提出“標準+自治管理”理念,構建了“1+1+N”多方位系統化的管理體系,統一了聯盟標準,即1個聯盟章程,1個聯盟協議書,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維權互助基金管理辦法》等機制,保障了資金的合理使用,有效降低了訴訟成本。
三是提供精準服務。建立知識產權特派員制度,精準對接企業17家,梳理專利信息215件,構建聯盟專利池。依托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平臺,充分發揮9名碩士學歷以上專職信息服務工作人員優勢,梳理日本普利司通在華專利布局等信息,比對聯盟成員專利信息發布《普利司通公司外觀專利在華申請分析報告》,為企業規避風險提供有力支撐。邀請法律、技術專家針對輪胎企業的知識產權侵權訴訟,形成《輪胎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解讀報告》,為輪胎企業面對知識產權糾紛時如何應對提供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