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萬力輪胎宣布,由于多種輪胎價格原材料上漲,加上多重環保政策的沖擊,自10月20日起,對國內替換市場的所有輪胎價格進行上調,幅度在2%-5%。

10月5日,遠新輪胎稱,由于近期環保、限電等因素,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公司輪胎制造成本增加,故決定10月9日起,上調輪胎價格,幅度為3%-5%。

據中國輪胎商務網統計,包括外資輪胎在內,目前已有近60家左右輪胎企業宣布在10月實施新的價格政策,輪胎漲價潮達到頂峰。

市場疲軟,經銷商壓貨任務重
雖然現在國內外輪胎漲價趨勢如火如荼,但是日前央視報道,輪胎需求下滑嚴重,市場情況不佳。多家輪胎門店在采訪中透露,終端零售價格不僅沒漲,反而普遍下降,甚至一些中低端品牌依舊處于“價格戰”中。
輪胎漲價潮來襲,經銷商的利潤空間便被進一步擠壓,同時市場需求跟不上導致壓貨任務越來越重,同時經銷商還需面對高額的倉儲費用、物流費用、業務員工資等問題,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停工令來襲,輪胎開工再受限
從輪胎廠家發出的漲價函不難看出,影響輪胎漲價的原材料價格上漲、限電限產等問題仍較為嚴峻。原材料的高位費用讓部分輪胎企業選擇的漲價緩解壓力,還有一部分的輪胎企業在市場和利潤之間猶豫不決,各種因素導致的產能受限成為了這些輪胎企業宣布漲價的“最后一根稻草”。據了解,截止國慶前一周,全國全鋼胎企業開工率55.76%,環比下降2.74%,半鋼胎企業開工率52.57%,環比下降0.16%。

與此同時,每年秋冬面臨的“停工令”又來了,今年的“停產令”將于2021年10月1日始,至持續至2022年3月31日,為期6個月。今年受停限影響的省有6個,涉及到65個市,重點區域秋冬季攻堅范圍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基礎上,增加了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東東部以及南部,河南南部部分城市。比去年新增了26個地級市。其中多地為輪胎工廠集中的省市,因此10月份開始,輪胎企業的開工率進一步下降幾乎已經成為事實。

當下“能耗雙控”政策持續加碼,輪胎企業唯有將加大研發投入,生產利潤率更高的新品類輪胎,例如自修復輪胎、新能源汽車專用輪胎等,才能搶占更多市場。對經銷商和終端門店來說,唯有選擇用戶黏度更高的中高端輪胎品牌,才能避免陷入“價格戰”,掌握主動權,同時面對情況多變的市場,仍要保持理性備貨、合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