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行業是兩頭在外:原料產地在外,產品銷售很大一部分也在外。隨著原料價格、貿易壁壘、國際經濟的變化,這一行業特別容易受到沖擊。青島市是國內最大的橡膠輪胎生產基地之一,如何掌握主動權一直是橡膠企業尋求的目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為廣大輪胎企業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走出去,謀求全產業鏈發展。
橡膠一詞來源于印第安語,原意為“流淚的樹”,天然橡膠便是割膠時流出的膠乳經過凝固、干燥后制成。在泰國采訪時,記者遇到了世代種植橡膠的華裔膠農丘金米。起早貪黑來割膠,收入卻很微薄,這是丘金米這樣的膠農生活的真實寫照。長期以來,天然橡膠的定價權和話語權既不在東南亞,也不在中國。橡膠作為一種期貨,價格長期被東京、新加坡等金融中心控制著。這兩年,天然橡膠的價格大幅下降。
在越南從事10多年橡膠貿易的青島商人姜巖,每年都將上萬噸天然橡膠進口到青島。他說,作為天然橡膠主產地,東南亞既缺乏定價權,又缺少企業競爭力,只能生產摩托車胎和斜交胎等檔次不高的產品。當地勞動力價格低廉,中國膠企到東南亞發展的空間非常大,這兩年,不少青島輪胎生產企業到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投資建廠。
作為青島市輪胎行業的明星企業,森麒麟輪胎是國內第一家取得航空輪胎生產許可的民營企業,它結束了我國航空界2000多架大型客機更換輪胎只能從國外進口的時代。此次布局泰國,森麒麟總投資達4億美元,按照世界最先進的工業4.0標準,建成泰國乃至全亞洲最先進的輪胎工廠,年產1200萬條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輪胎。
森麒麟輪胎不僅將為丘金米這樣的膠農拓寬銷路,提高收入,也將帶動泰國當地數千人就業。而青島另一家輪胎企業,賽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個走出來的輪胎企業,2012年5月,賽輪越南工廠開建,2013年10月投產,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為工廠投產剪彩。
今年11月,雙星集團在哈薩克斯坦合資建設的輪胎工廠獲批,該項目總投資1.1億美元,可形成年產60萬套全鋼胎的產能。此外,島城橡膠企業與絲路沿線國家的合作領域也在不斷擴展,青島橡膠谷集團今年在泰國與當地大學開啟合作辦學,培養具有漢語基礎和橡膠知識的專業學生,為我國輪胎企業在東南亞發展儲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