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頒布膠粉、輪胎翻新、再生橡膠稅收優惠政策
為了落實國務院精神,進一步推動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規范和優化增值稅政策,國家財政部出臺《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
從2015年7月1日起,中國對膠粉、輪胎翻新、再生橡膠產品增值稅即征即返50%優惠政策。這對行業綠色發展帶來利好,證明該行業是國家支持和政策鼓勵的。
二、中橡協制定發布《E系輪胎再生橡膠》自律標準
為了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及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依據歐盟具體規定有害物質限定指標及其相關測試方法,調整對再生橡膠的物性指標,強化對有毒有害化學含量指標 的限制,走以質取勝的發展道路,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制定了《E系輪胎再生橡膠》自律標準,2015年4月1日頒布,6月1日實施。
三、廢橡膠綜合利用“十三五”目標——綠色轉型
制定《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綱要》,量化環境保護、能耗、加工設備、用工、和經濟效益、創新指標、國際化競爭、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水平等重要目標。
“十三五”期間將100%淘汰“小三件”、100%淘汰“煤焦油”、100%改變“脫硫方式”。改變生產工藝,優化產品結構,產業聯動化、自動化、智能化和互聯網 ,成為實現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的綠色轉型目標關鍵。
四、中國首例國企收購廢舊輪胎利用企業落地
12月22日,京環興宇(唐山)橡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國有資金收購民企股份的案例在中國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屬于首例,為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注入資金和先進管理經驗,為行業做優做強提供了新的發展模式。
五、國外智能化再生橡膠生產線被引進中國
安徽世界村新材料有限公司引進國外5萬噸自動化再生橡膠生產線項目,落戶安徽馬鞍山市。該項目環評、能評均已通過專家評審,計劃在2016年3月份投入運行。
六、“再生橡膠自動稱量下片成套裝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新鄉市橡塑工業有限公司研發的“再生橡膠自動纏繞自動稱量下片成套裝置”,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屬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該裝置可明顯降低勞動強度,與傳統工藝相比,減少操作人員50%、節能20%以上,再生橡膠產量提高25%以上。
6月10 日,該裝置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持的科技成果鑒定。
七、成立廢橡膠利用行業青年人才聯誼會
在行業內優秀青年人才積極參與下,青年人才聯誼會籌備組通過了聯誼會章程,選舉了聯誼會第一屆領導機構。
青年人才聯誼會為行業內年輕一代拓展了一個新的活動空間,達到引領行業優秀人才快速成長,使行業發展后續有人,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繁榮行業發展目的。
八、中國(中部)橡膠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園開工建設
4月28日,總投資20.5億元的中國(中部)橡膠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
該項目由湖北津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主要建設生產加工區、市場交易區、倉儲物流區、展示博覽區、科技研發及辦公區、員工生活區等六大功能區。
項目建成后,將達到年綜合利用廢舊輪胎40萬噸,其中膠粉改性瀝青30萬噸、再生膠10萬噸、膠粉18萬噸,翻新胎30萬(標)條,廢舊輪胎裂解處理10萬噸的生產能力,形成集廢舊輪胎綜合利用、專業技術研發、成套設備輸出等上下游銜接的一體化產業鏈。
九、回收橡膠材料將制定全球性標準
歐洲輪胎回收協會(ETRA)正在與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一道,為回收橡膠材料制定全球性標準,擬制定的標準將包括碎屑橡膠、膠粉以及回收炭黑。
面對來自生產廠商過多繁雜的不同規范,回收橡膠材料用戶十分不便。生產廠商都在盡力實現各自可獲得的最佳產出,致使用戶面臨標準規范和質量指標方面的大量挑戰。
輪胎回收行業發展缺乏一個全球公認的回收橡膠材料標準規范。
十、廢舊輪胎CCER方法學開發項目啟動
廢舊輪胎CCER方法學開發項目啟動會暨第一屆廢舊輪胎行業碳市場發展論壇順利召開。
該活動由中國輪胎循環利用協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天津輪胎循環利用協會等共同主辦。
“廢舊輪胎CCER 方法學開發項目”對廢舊輪胎行業低碳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同時對行業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提供決策支持和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