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司通與伊坎的對決
10月下旬,普利司通與美國大型汽車配件連鎖零售商PepBoys(佩普男孩)達成協議,擬以約8.35億美元(約合53.44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現金收購該輪胎經銷商。
按理說協議簽了,事情應該不會有變化了。可剛過一個月,PepBoys就變了卦,原因是半路突然殺出個“程咬金”來。
美國億萬富翁卡爾·伊坎(CarlIcahn)提出了8.63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比普利司通的價格高出好幾千萬美元。這對幾年來一直虧損的PepBoys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PepBoys快把普利司通“玩瘋”了
但是,普利司通已經鐵了心要買這個汽配零售商,無奈之下,只好將收購價格從每股15美元提高到每股15.5美元。這樣,并購總價就達到了伊坎提出的8.63億美元。
誰料伊坎并不善罷甘休。他將出價再次提高,達到每股16.5美元,使得總收購價格高達9億美元。
普利司通也不愿輕易放棄,畢竟他們此前為這次并購已經醞釀了很長時間。于是,其將收購報價增加到每股17美元。
雖然伊坎暫時沒有提出新的報價方案,但有關分析認為,這并不意味著此次并購已經有了最終結果。因為伊坎曾表示過,對于普利司通的任何報價,他都將給出每股高出10美分的價格,直至達到每股18.10美元的上限。
對這場高潮迭生的“收購連續劇”,或許有人不以為然:一個汽配和輪胎經銷商,值得普利司通這個輪胎業老大花這么大的本錢嗎?
輪胎制造商競相收購經銷商
或許,認真分析一下今年以來全球輪胎制造商的并購動向,就不會有人提出上述疑問了。
4月14日,米其林公司宣布,出價6400萬美元(約3.94億元人民幣),收購法國互聯網輪胎銷售商阿羅頻公司40%的股份。
米其林收購阿羅頻公司40%股份
5月,米其林以5000萬英鎊(約4.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英國頂級輪胎網上商店黑圈輪胎網。
緊接著在7月,該公司又以100%的股權,完購德國的第二大輪胎經銷商MeyerLissendorf。
第二季度,來自瑞典的輪胎制造商特瑞堡,完成對澳大利亞農用輪胎服務與經銷公司ArmstrongTyres的收購。
11月16日,印度輪胎制造商阿波羅斥資4560萬歐元(約3.1億元人民幣),收購了德國輪胎經銷商Reifencom。
有關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輪胎市場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制造商越來越重視掌控銷售渠道,并且對線上與線下的重視程度不分伯仲。這導致一系列針對輪胎經銷商并購案的發生。
但是輪胎制造商盯上的,大多是那些有一定規模,在市場上有高度話語權的經銷商,而一些成規模的輪胎經銷連鎖店往往具備這種獨特優勢。因此,普利司通才會不惜血本,為爭奪PepBoys幾次提價。
據了解,目前,中國國內有許多輪胎實體經營店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利潤微薄,前景黯淡。業界有一種觀點認為,輪胎的線上銷售將很快取代線下實體經營店,實體店已經不具備競爭優勢。
一些實體店的店主也激動地表示,網絡銷售的輪胎售價太低,破壞了正常渠道,搶奪了他們的生意。
而從全球輪胎制造商并購經銷商的趨勢看,這種判斷只說對了一半。關鍵是,你的核心競爭力究竟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