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業內人士講過這樣一件事:一位消費者在購車時,相中的第一款車型因配置的是國產輪胎而放棄,直到換了一款裝著米其林輪胎的車子才滿意而歸。或許這并非國產產品質量之過,或許我們可以指責他們觀念過于狹隘,但如果消費者大都喜歡選擇國外產品,我們就該多想幾個“為什么”。
就橡膠工業而言,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但離橡膠強國仍然有不小距離。其中,質量上的差距是極為重要的一環。除質量管理上精益求精之外,產品的升級換代、向高端產業邁進,將是我國實現橡膠強國夢的基礎。
質量即生命,發展要遠瞻
橡膠產品是安全性要求高、關乎人們生命安全的重要設備,而且質量變化因素多、難以掌握控制。加之手工操作多,受氣候條件變化、人和設備工藝的影響程度特別大,任何細小環節都有可能對質量性能帶來無法預知的后果,導致產品性能的差異性非常大。原化工部橡膠司副司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于清溪回顧我國橡膠工業百年發展史時表示,質量不穩、產品低劣曾是橡膠工業歷史上難以治愈的頑癥,絕大部分企業都出現過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由此使企業走上破產倒閉道路的也不乏其例。因此,發展橡膠工業,必須提高質量意識,時刻警惕,把質量放在首位,下決心加強、改善、提高,杜絕粗制濫造。
他指出,提高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推動智能化生產和智能化工廠建設是實現橡膠強國的重要途徑。產品高品質、生產高效率是工業強國的綜合體現,是目前中國橡膠行業與美、日、法、德等橡膠強國之間的一大明顯差距。要進一步提高產品品質、生產效率,就要變革傳統的生產方式和工具,提高自動化水平,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現代管理與制造技術相結合。
輪胎
管理須重視,綠色是方向
近年來,基于人民幣匯率提升、原材料價格走高和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加之歐盟率先開始提高產品質量標準,中國輪胎產品的價格優勢已然不再。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認為,中國輪胎行業已經不能再重復過去憑借價格爭取市場的老路,而是要向產品結構轉型升級、產品質量優中求優的方向轉變,通過優質產品而非低廉價格爭取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總在低端混,早晚要出局。同時,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不高也是一個重要因素。2011年爆出的錦湖輪胎質量事件引發業內極大反思,給行業質量管理敲響了警鐘。這是自2004年10月1日起我國實施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制度以來,出現的首起輪胎召回事件。在當年舉行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年會上,時任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指出,天津錦湖事件的發生,反映出加強企業管理的重要性。應在行業中推行6S等現代企業管理,將管理落到實處,減少人為因素,從而更好地保證產品質量。他強調,輪胎行業還應大力推進信息化管理,如軟控股份、風神輪胎等研發的輪胎全壽命管理系統,對輪胎生產實行可視化管理,可以全過程追溯輪胎每道工序的質量信息。通過信息化改造傳統工業,并實施現代企業管理,就更能保證輪胎產品的質量。
另一方面,綠色化成為輪胎產品升級的重要方向。業內專家認為,世界輪胎技術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采用新技術配方設計生產的能滿足節油、安全、低噪聲以及可翻新2~3次的綠色輪胎成為世界輪胎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生產綠色輪胎不僅是應對歐盟輪胎標簽法的實施,更是我國輪胎行業由大變強的戰略。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首家實現子午胎系列產品100%綠色制造,堅持無差別地向全球輸出綠色產品,得到了國外客戶的好評。同時,雙錢、中策、三角、玲瓏、貴輪、風神、雙星、賽輪和萬達寶通等企業生產的全鋼胎先后被美國環保署評為綠色輪胎。
合成膠
瞄準高端,提升品質
為了滿足我國橡膠產業的需求,并支持橡膠制品出口,我國在通用合成橡膠新產品、新牌號開發方面不斷取得進展,相繼開發了符合歐盟REACH法規要求的一系列環保型牌號產品。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合成橡膠生產、消費大國。但業內專家表示,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合成橡膠工業相比,我國合成橡膠工業的差距仍然不小。通用膠種國內都能生產,且產能過剩,但因牌號少,特種膠缺少自主技術,每年還要從國外進口大量高端產品。2013年和2014年的合成橡膠進口量分別達到156.1萬噸和152.9萬噸。
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文榮指出,未來行業應重點以國內合成橡膠的品質提升來擴大市場份額,以高檔新品種開發、應用技術開發和市場服務為導向,加快新產品市場開拓。產品要適應下游產品升級需要,增加符合綠色輪胎需要及可提升后續產品品質的專用料;開發環保產品,實行綠色和清潔生產。
炭黑
穩定質量,開發新品
為使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并達到用戶特別是子午線輪胎生產企業的要求,炭黑企業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提高產品質量。目前多數企業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質量體系,多家企業通過歐盟REACH法規預注冊和注冊并獲得了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的質量授信。
在品種和質量方面,行業重點發展子午線輪胎用新工藝炭黑品種,生產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并且性能穩定的硬質和軟質炭黑,產品造粒質量和包裝質量達到用戶要求。為了滿足低滾動阻力輪胎的需求,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和江西黑貓炭黑股份有限公司已分別研制出DZ系列低滯后炭黑和HM1107炭黑,并用于子午線輪胎和要求生熱低的橡膠制品。按照GB3778-2003《橡膠用炭黑》考核,國家質檢中心2009~2014年普查的橡膠用炭黑產品合格率達到 90%以上,表明炭黑行業的產品質量保持穩定。
曾任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院長的范汝新表示,在當前形勢下,炭黑行業的產業鏈結構調整要在新產品和高端市場上成功仍需時日。提升橡膠用炭黑品質,開發橡膠炭黑新品種、輪胎用低滾動阻力炭黑和制品用高純凈炭黑等都是炭黑企業的重要開發方向。為拓展炭黑產業服務新領域,特種炭黑、白炭黑也是炭黑行業十分關心的問題。特種炭黑開發是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由成本型向技術型轉變的好途徑。
橡膠助劑
清潔生產引領質量升級
橡膠助劑主要原材料為苯、苯胺、二硫化碳、酚、醛等有毒有機物,清潔生產的必要性不問可知。清潔生產包括產品、工藝和“三廢”治理等方面,產品的綠色化升級是橡膠助劑行業的永恒主題。
現在,橡膠助劑產品還有約7%未實現綠色化,今后的重點應加速對超促進劑產品結構的調整,加快TBzTD(二硫化四芐基秋蘭姆)產業化進程,替代 TMTD(二硫化四甲基秋蘭姆)等會產生亞硝胺的秋蘭姆類產品。其中,秋蘭姆類超促進劑TMTD、TMTM(一硫化四甲基秋蘭姆)及氨基甲酸鹽類ZDC等會產生致癌物亞硝胺,其主要替代品是TBzTD和TiBTM(一硫化四異丁基秋蘭姆),目前已逐步實現產業化。五氯硫酚類化學塑解劑,歐美等國家已停止使用,其主要替代品是DBD(2,2′-二苯甲酰氨基二苯基二硫化物)。這些替代品在國內已開發成功,今后須加大替代力度。
在清潔工藝方面,則要以促進劑M的清潔生產為中心,帶動行業綠色發展,堅持從源頭到生產過程和“三廢”排放及后續服務等全過程實施清潔生產,并積極推廣預分散橡膠助劑的產業化和應用。
此外,還應關注并利用可直接放大、安全性高、反應過程易控的微化工等技術,改變某些環節污染重、能耗高和安全性差狀況,實現橡膠助劑生產過程的強化、微型化和綠色化,大幅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骨架材料
鎖定高性能新材料
我國鋼絲骨架材料企業適應子午線輪胎不同品種的發展,不斷進行新結構鋼絲的開發,實現做大做強的目標。一是開發高強度鋼絲,由普通強度向高強、超高強和極高強度方向發展;二是開發輪胎不同部位的新結構產品;三是開發超高強度胎圈鋼絲。
隨著骨架材料的升級換代,相應的工藝設備也有了更新換代的發展,捻線機、織布機、浸膠機及鋼絲簾線生產設備均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實現升級,進一步改進了工藝,提高了產品質量。
當前,芳綸骨架材料、PEN纖維、BOP短纖維/橡膠復合材料、超高相對分子質量聚乙烯纖維材料等高性能橡膠骨架材料的開發成為我國橡膠骨架材料備受關注的發展方向。未來橡膠骨架材料要以國內外兩個市場為導向,節能環保為基礎,重點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強化科技開發與技術創新,提高質量、生產技術水準,增加產品品種規格,促進和支持大中型企業的技術改造和企業間的聯合與兼并,提高企業集約化程度和經濟效益。
橡膠機械
全面升級爭領先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橡膠機械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維芳介紹,從“十二五”開始到2025年,是我國橡膠機械行業的產品升級時期。在這一時期,行業應著力淘汰、停止生產和銷售老舊落后及高耗能橡膠機械設備。不僅全部停止生產斜交輪胎設備,而且對第一代子午線輪胎設備也要全面升級。用當代新型的全自動設備武裝輪胎工廠,特別是要以高端設備占據主導地位,達到環保節能、高效安全的目的,促進我國輪胎升級和綠色化輪胎發展。
目前,我國橡膠機械的性價比已是世界領先,控制水平與世界同步,產品廣泛被米其林等輪胎巨頭認可,出口比例越來越大,進口比例越來越小。
未來10年,我國橡膠機械行業將實行產品升級戰略。其中,硫化設備2015年要達到世界一流,2020年達到世界領先;煉膠設備2016年世界一流,2025年世界領先;壓延設備2015年要達到國內認可,2020年達到世界一流,2025年世界領先;裁斷設備2018年世界一流,2025年世界領先;成型設備2018年世界一流,2025年世界領先;檢測設備2020年世界一流,2025年世界領先;非輪胎橡膠設備2020年達到世界一流,2025年世界領先。
陳維芳表示,我國現已能生產子午線輪胎全套設備,發展重點應放在提高壓延、裁斷等設備的精度和穩定性,同時在輪胎檢測設備上下功夫。2015年及“十四五”的重點是開發非輪胎橡膠設備,尤其是高精密橡膠制品等專用設備,使我國具備生產高精度制品設備能力。
就橡膠工業而言,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但離橡膠強國仍然有不小距離。其中,質量上的差距是極為重要的一環。除質量管理上精益求精之外,產品的升級換代、向高端產業邁進,將是我國實現橡膠強國夢的基礎。
質量即生命,發展要遠瞻
橡膠產品是安全性要求高、關乎人們生命安全的重要設備,而且質量變化因素多、難以掌握控制。加之手工操作多,受氣候條件變化、人和設備工藝的影響程度特別大,任何細小環節都有可能對質量性能帶來無法預知的后果,導致產品性能的差異性非常大。原化工部橡膠司副司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于清溪回顧我國橡膠工業百年發展史時表示,質量不穩、產品低劣曾是橡膠工業歷史上難以治愈的頑癥,絕大部分企業都出現過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由此使企業走上破產倒閉道路的也不乏其例。因此,發展橡膠工業,必須提高質量意識,時刻警惕,把質量放在首位,下決心加強、改善、提高,杜絕粗制濫造。
他指出,提高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推動智能化生產和智能化工廠建設是實現橡膠強國的重要途徑。產品高品質、生產高效率是工業強國的綜合體現,是目前中國橡膠行業與美、日、法、德等橡膠強國之間的一大明顯差距。要進一步提高產品品質、生產效率,就要變革傳統的生產方式和工具,提高自動化水平,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現代管理與制造技術相結合。
輪胎
管理須重視,綠色是方向
近年來,基于人民幣匯率提升、原材料價格走高和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加之歐盟率先開始提高產品質量標準,中國輪胎產品的價格優勢已然不再。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認為,中國輪胎行業已經不能再重復過去憑借價格爭取市場的老路,而是要向產品結構轉型升級、產品質量優中求優的方向轉變,通過優質產品而非低廉價格爭取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總在低端混,早晚要出局。同時,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不高也是一個重要因素。2011年爆出的錦湖輪胎質量事件引發業內極大反思,給行業質量管理敲響了警鐘。這是自2004年10月1日起我國實施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制度以來,出現的首起輪胎召回事件。在當年舉行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年會上,時任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指出,天津錦湖事件的發生,反映出加強企業管理的重要性。應在行業中推行6S等現代企業管理,將管理落到實處,減少人為因素,從而更好地保證產品質量。他強調,輪胎行業還應大力推進信息化管理,如軟控股份、風神輪胎等研發的輪胎全壽命管理系統,對輪胎生產實行可視化管理,可以全過程追溯輪胎每道工序的質量信息。通過信息化改造傳統工業,并實施現代企業管理,就更能保證輪胎產品的質量。
另一方面,綠色化成為輪胎產品升級的重要方向。業內專家認為,世界輪胎技術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采用新技術配方設計生產的能滿足節油、安全、低噪聲以及可翻新2~3次的綠色輪胎成為世界輪胎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生產綠色輪胎不僅是應對歐盟輪胎標簽法的實施,更是我國輪胎行業由大變強的戰略。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首家實現子午胎系列產品100%綠色制造,堅持無差別地向全球輸出綠色產品,得到了國外客戶的好評。同時,雙錢、中策、三角、玲瓏、貴輪、風神、雙星、賽輪和萬達寶通等企業生產的全鋼胎先后被美國環保署評為綠色輪胎。
合成膠
瞄準高端,提升品質
為了滿足我國橡膠產業的需求,并支持橡膠制品出口,我國在通用合成橡膠新產品、新牌號開發方面不斷取得進展,相繼開發了符合歐盟REACH法規要求的一系列環保型牌號產品。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合成橡膠生產、消費大國。但業內專家表示,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合成橡膠工業相比,我國合成橡膠工業的差距仍然不小。通用膠種國內都能生產,且產能過剩,但因牌號少,特種膠缺少自主技術,每年還要從國外進口大量高端產品。2013年和2014年的合成橡膠進口量分別達到156.1萬噸和152.9萬噸。
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文榮指出,未來行業應重點以國內合成橡膠的品質提升來擴大市場份額,以高檔新品種開發、應用技術開發和市場服務為導向,加快新產品市場開拓。產品要適應下游產品升級需要,增加符合綠色輪胎需要及可提升后續產品品質的專用料;開發環保產品,實行綠色和清潔生產。
炭黑
穩定質量,開發新品
為使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并達到用戶特別是子午線輪胎生產企業的要求,炭黑企業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提高產品質量。目前多數企業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質量體系,多家企業通過歐盟REACH法規預注冊和注冊并獲得了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的質量授信。
在品種和質量方面,行業重點發展子午線輪胎用新工藝炭黑品種,生產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并且性能穩定的硬質和軟質炭黑,產品造粒質量和包裝質量達到用戶要求。為了滿足低滾動阻力輪胎的需求,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和江西黑貓炭黑股份有限公司已分別研制出DZ系列低滯后炭黑和HM1107炭黑,并用于子午線輪胎和要求生熱低的橡膠制品。按照GB3778-2003《橡膠用炭黑》考核,國家質檢中心2009~2014年普查的橡膠用炭黑產品合格率達到 90%以上,表明炭黑行業的產品質量保持穩定。
曾任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院長的范汝新表示,在當前形勢下,炭黑行業的產業鏈結構調整要在新產品和高端市場上成功仍需時日。提升橡膠用炭黑品質,開發橡膠炭黑新品種、輪胎用低滾動阻力炭黑和制品用高純凈炭黑等都是炭黑企業的重要開發方向。為拓展炭黑產業服務新領域,特種炭黑、白炭黑也是炭黑行業十分關心的問題。特種炭黑開發是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由成本型向技術型轉變的好途徑。
橡膠助劑
清潔生產引領質量升級
橡膠助劑主要原材料為苯、苯胺、二硫化碳、酚、醛等有毒有機物,清潔生產的必要性不問可知。清潔生產包括產品、工藝和“三廢”治理等方面,產品的綠色化升級是橡膠助劑行業的永恒主題。
現在,橡膠助劑產品還有約7%未實現綠色化,今后的重點應加速對超促進劑產品結構的調整,加快TBzTD(二硫化四芐基秋蘭姆)產業化進程,替代 TMTD(二硫化四甲基秋蘭姆)等會產生亞硝胺的秋蘭姆類產品。其中,秋蘭姆類超促進劑TMTD、TMTM(一硫化四甲基秋蘭姆)及氨基甲酸鹽類ZDC等會產生致癌物亞硝胺,其主要替代品是TBzTD和TiBTM(一硫化四異丁基秋蘭姆),目前已逐步實現產業化。五氯硫酚類化學塑解劑,歐美等國家已停止使用,其主要替代品是DBD(2,2′-二苯甲酰氨基二苯基二硫化物)。這些替代品在國內已開發成功,今后須加大替代力度。
在清潔工藝方面,則要以促進劑M的清潔生產為中心,帶動行業綠色發展,堅持從源頭到生產過程和“三廢”排放及后續服務等全過程實施清潔生產,并積極推廣預分散橡膠助劑的產業化和應用。
此外,還應關注并利用可直接放大、安全性高、反應過程易控的微化工等技術,改變某些環節污染重、能耗高和安全性差狀況,實現橡膠助劑生產過程的強化、微型化和綠色化,大幅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骨架材料
鎖定高性能新材料
我國鋼絲骨架材料企業適應子午線輪胎不同品種的發展,不斷進行新結構鋼絲的開發,實現做大做強的目標。一是開發高強度鋼絲,由普通強度向高強、超高強和極高強度方向發展;二是開發輪胎不同部位的新結構產品;三是開發超高強度胎圈鋼絲。
隨著骨架材料的升級換代,相應的工藝設備也有了更新換代的發展,捻線機、織布機、浸膠機及鋼絲簾線生產設備均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實現升級,進一步改進了工藝,提高了產品質量。
當前,芳綸骨架材料、PEN纖維、BOP短纖維/橡膠復合材料、超高相對分子質量聚乙烯纖維材料等高性能橡膠骨架材料的開發成為我國橡膠骨架材料備受關注的發展方向。未來橡膠骨架材料要以國內外兩個市場為導向,節能環保為基礎,重點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強化科技開發與技術創新,提高質量、生產技術水準,增加產品品種規格,促進和支持大中型企業的技術改造和企業間的聯合與兼并,提高企業集約化程度和經濟效益。
橡膠機械
全面升級爭領先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橡膠機械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維芳介紹,從“十二五”開始到2025年,是我國橡膠機械行業的產品升級時期。在這一時期,行業應著力淘汰、停止生產和銷售老舊落后及高耗能橡膠機械設備。不僅全部停止生產斜交輪胎設備,而且對第一代子午線輪胎設備也要全面升級。用當代新型的全自動設備武裝輪胎工廠,特別是要以高端設備占據主導地位,達到環保節能、高效安全的目的,促進我國輪胎升級和綠色化輪胎發展。
目前,我國橡膠機械的性價比已是世界領先,控制水平與世界同步,產品廣泛被米其林等輪胎巨頭認可,出口比例越來越大,進口比例越來越小。
未來10年,我國橡膠機械行業將實行產品升級戰略。其中,硫化設備2015年要達到世界一流,2020年達到世界領先;煉膠設備2016年世界一流,2025年世界領先;壓延設備2015年要達到國內認可,2020年達到世界一流,2025年世界領先;裁斷設備2018年世界一流,2025年世界領先;成型設備2018年世界一流,2025年世界領先;檢測設備2020年世界一流,2025年世界領先;非輪胎橡膠設備2020年達到世界一流,2025年世界領先。
陳維芳表示,我國現已能生產子午線輪胎全套設備,發展重點應放在提高壓延、裁斷等設備的精度和穩定性,同時在輪胎檢測設備上下功夫。2015年及“十四五”的重點是開發非輪胎橡膠設備,尤其是高精密橡膠制品等專用設備,使我國具備生產高精度制品設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