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訂單的民營企業
事實上,與莫言這樣的文學巨匠同處一地的豪邁集團,是輪胎模具行業的世界隱形冠軍。
據豪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恭運介紹,目前豪邁年產輪胎模具1.7萬套,產品占國際市場份額的20%,汽門芯年產10萬支,占世界市場份額的30%,擁有20多家世界500強客戶。
“去年豪邁的產值、利潤增長均超過50%,產品供不應求,到10月份時訂單已排滿,推掉了3億元的訂單。為了推掉訂單不得不派銷售人員上門賠禮道歉。”張恭運19日告訴記者,預計今年該公司仍將保持50%以上的增速。
該公司2014年度業績公告顯示,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8.15億元,同比增長54.45%;凈利潤5.02億元,同比增長50.59%。
“原先米其林、GE等輪胎巨頭的圖紙即便有不合理的地方也是不允許更改一點的,現在設計新產品時,都主動要求豪邁提意見。目前,豪邁集團已參與到GE、米其林等公司的產品研發環節。在個性化生產、定制產品為主的輪胎模具行業,豪邁的輪胎模具品種最全、技術最領先、客戶群最優、利潤率最高。”張恭運告訴記者。
采訪中,世界領先、最大、最優等詞不時出現。“豪邁強大的自信來自于哪里?與我們最強的競爭對手德國企業相比,豪邁有最先進的設備工藝,工作效率高,規模大。”張恭運自信地表示,豪邁利潤率高達30%,遠遠超過一般模具行業15%的利潤率。
釋放創新活力
那么,活力來自哪里?豪邁高速增長的秘訣是什么?
“全員創新、改善就是創新,已經成為每個員工的理念,并融入日常工作。在豪邁,大家比的是誰手中的‘小紅本’更多。”豪邁集團花紋圈生產部創新改善專員曹炳吉告訴記者,由于在工作中不斷創新,他已經從一名電火花操作工成為了專職創新的專員。
曹炳吉提到的“小紅本”,是豪邁集團對員工創新的技術、工藝等頒發的證書。多的有五六十個“小紅本”,少的有幾個,而曹炳吉有近20個小紅本。
由于研制了一種數控機床加工中的專用工具,改變了過去依靠經驗眼觀目測人為調整為后工序帶來的不確定性,提高后工序效率20%-25%,年節省成本百萬元,曹炳吉得到了他入職后的第一個“小紅本”和1500元獎金。
另一名來自一線的機床操作工邢波,因為手握三四十個“小紅本”已經成為研發中心的一名軟件工程師,并獲得了股權獎勵。
張恭運告訴記者,豪邁集團每年拿出5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日常創新改善,獎勵金額從50元到上萬元不等。“2014年,用于創新的獎勵達到90萬元,收到職工創新提議7萬多條,采納了6萬5千條,創造價值6000萬元。”
記者注意到,豪邁集團每個車間和辦公場所都設有創新提案收集展板區,職工隨時可以把創新改善的想法提出,由車間創新改善專員進行評價,并根據需要聯合相關人員攻關實施。優秀的提案上報到公司進行復審,復審通過后根據提案的貢獻大小,給員工發獎金。未被推選到公司的提案,由車間根據提案的貢獻納入車間績效考核。
“創新非常簡單,把復雜的變簡單了,成本高的變低了,效率低的變高了,不美觀的變美觀了,都是創新。”豪邁集團人力資源部主任王欽峰是創新的直接受益者。
王欽峰先后接觸了車、銑、刨、磨多項操作技術,由于不斷創新,獲得10項專利,從一名打工者成長為機電工程師,并因此受到股權激勵成為公司十大股東之一,股票市值4000萬元。
對王欽峰而言,感受更深的是寬容失敗的創新氛圍。王欽峰告訴導報記者,他在對“輪胎模具專用電火花機床”技術瓶頸攻關時,連續半年多的創新試驗也沒有成功,卻造成了材料、設備、人員等方面的損失,卻并未因此受到批評,反而得到了寬慰。
工程師許倍強發明的爆胎穩向系統,獲得國內外多項發明專利,公司投入300多萬元,因陷入“邏輯真空”而被束之高閣,公司卻獎勵他一部68萬元的汽車。
“創新失敗的成本是可以控制的,而創新成功后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張恭運表示,不斷創新的直接好處就是豪邁集團自主研發的輪胎模具設備占比越來越高,已經占到6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