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Hembery,倍耐力賽車運動總監(jiān):“奧地利將是我們在賽季中期連續(xù)在多種不同賽道看到軟胎和超軟胎組合的完結篇。在這里,輪胎策略某種程度上將取決于天氣情況。如果氣溫較高,那么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兩停策略,反之,如果氣溫偏低,那么一停的可能性將更大。每年這個時候的施蒂里亞地區(qū),也很可能出現(xiàn)降雨,就像我們去年在自由練習中看到的那樣,所以基本上車隊需要做好一切準備。今年,車隊將第一次帶著實戰(zhàn)數據來到紅牛環(huán)賽道,這將幫助他們找到最高效的輪胎使用方式。顯然,我們的目標一直是每場比賽有兩到三次進站,所以我們將在未來細致地考量輪胎組合:必要情況下,我們可能做一些微調。在奧地利賽道,預計兩款配方輪胎之間的單圈差異很小,這將帶來多種不同可能的比賽策略。”
輪胎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紅牛環(huán)的賽道表現(xiàn)抓地力很低,磨損程度也很低,隨著比賽周末深入,賽道會演進地更快。盡管賽道瀝青是全新的,但是仍有一些賽段會非常臟,因而,要找到穩(wěn)定的抓地力會很難。
在紅牛環(huán)賽道,出彎時良好的牽引力輸出格外重要,因為這里有不少慢速彎銜接快速直道的設計。直接地找到彎心,就可以在出彎時盡快給油,并避免輪胎空轉,這對于輪胎壽命來說非常關鍵。
超軟胎是一款工作范圍較窄的輪胎配方,在低溫情況下,可以迅速達到理想的性能表現(xiàn)。
軟胎的工作范圍廣泛,適應高溫等更艱苦的賽道條件。在奧地利,高溫和低溫的情況都有可能出現(xiàn)。
這條位于斯皮爾堡的賽道,是一條順時針賽道,但是有兩個非常特別的彎角(5 號彎和6號彎),這兩個彎角將會對賽車右側的輪胎施加重壓。
去年策略及冠軍回顧:去年的比賽,絕大部分車手使用了兩停策略,也有三位車手成功執(zhí)行了一停策略。獲得比賽勝利的尼克·羅斯伯格(梅賽德斯車隊)使用超軟胎起步,在第11圈換上軟胎,隨后在第40圈再次換上軟胎。盡管是從第三位起步,但他的策略幫助他獲得了比賽勝利。
兩種配方輪胎預計圈速差異:每圈0.7-0.9秒
倍耐力團隊比賽號碼選擇:#9,Luigi de Candia(信息技術)
“我想我和馬庫斯·埃里克森沒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我還是想選擇9 號。這是我年輕時踢足球的號碼,我一直很喜歡這個號碼。”
倍耐力本周的Twitter 關注:@ayrtonsenna。這位三屆世界冠軍離開我們已經20 多年了——但他依然有一個官方推特賬號。除了發(fā)布埃爾頓·塞納基金會的新聞,這個賬號里還有眾多線上資源,包括塞納的視頻和照片,其中很多都極其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