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的貝克麥肯齊律師事務所的研究報告認為,中國企業正越來越多地投資歐洲的研發中心、食品加工設備、機械制造等領域。專注中國事務的市場研究公司榮鼎咨詢今年2月份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對歐投資正在變得更加多元化,房地產、食品業和金融業等領域越來越成為熱門。
實現跨越增長
榮鼎咨詢今年2月份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對歐洲直接投資幾乎是2013年的兩倍,整個歐洲有中國企業參與的交易共計153筆。據統計,2014年歐洲吸引中國投資最多的國家仍為英國,意大利緊隨其后,接下來是荷蘭、葡萄牙和德國。今年伊始,中國投資者分別斥資43億美元和15億美元,收購了地中海俱樂部和盧浮宮酒店集團。而在2月10日,中國萬達集團又宣布以10.5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體育傳媒集團瑞士盈方公司。
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大學商學院教授諾布雷茲向本報記者介紹說,2004年之前,中國對歐洲的直接投資很少,到了2009年,這種投資才得到飛速發展。
去年中國投資者在英國房地產市場的投資總額達到了23億美元,包括收購了倫敦的多處寫字樓。其中最大的一筆是中投公司收購倫敦西部一處辦公物業奇斯威克園區。
意大利為2014年中國對歐投資的第二大受益國。去年5月,上海電氣集團與意大利戰略基金公司簽署協議,以4億歐元的價格從其手中收購了安薩爾多能源公司40%股權。去年7月,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以約21億歐元的價格收購意大利存貸款能源網公司35%的股權,以此間接持有歐洲能源輸送領域的領先者、意大利輸電網和意大利天然氣網絡這兩家公司各10%左右的股份。光明食品集團則于去年10月以1億歐元的價格,從豐塔納家族手中購得占據美英橄欖油市場頭把交椅的薩洛夫橄欖油集團90%的股份。
在荷蘭,絕大多數中國資金投入了食品和農業領域。去年,中糧集團收購了總部位于鹿特丹的跨國糧商尼德拉51%的股權,使中國企業在荷蘭的投資增至創紀錄水平。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經商處公使銜參贊金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目前,中國對歐洲投資領域寬廣,在投資金額和領域方面均實現了大突破、大跨越。
領域趨向多元
僅對英國而言,中國對英投資覆蓋基礎設施、商業地產、品牌網絡、研發中心、高端制造等多個領域,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價值中樞持續上移。英國貿易投資總署發布的基礎設施和舊城改造領域5個投資金額較大的項目中,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項目有4個。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14年,綠地集團斥資6億英鎊購買倫敦啤酒廠地塊開發商業地產項目,投資6億英鎊開發倫敦地標性建筑——金絲雀碼頭高檔住宅項目;中國人壽斥資7.95億英鎊購買金絲雀碼頭一幢30層大樓;建設銀行(倫敦)購買倫敦金融城核心區寫字樓??偛炕?、萬達集團、綠地集團等地產集團在英投資的大項目先后開工。中國企業投資英地產覆蓋工業、辦公、酒店、住宅等領域,投資態勢更趨多元。
法國魯昂高等商學院亞洲商業戰略管理專家張海晏教授對本報記者表示,各方面的數據都顯示,中國在歐洲的投資正在大幅增長,而中國企業投資歐洲的發展趨勢可以從兩個新的投資案例中窺見一斑。
首先是海通證券斥資3.79億歐元收購總部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葡萄牙圣靈投資銀行,后者業務廣布全球四大洲的14個國家,在巴西、墨西哥、印度、波蘭、非洲等地均有布局。中資券商海外擴張步伐加速將會為中國民間資本搭建更為自由的海外投資平臺。
二是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并與意大利、德國和法國等歐盟主要經濟國家相繼簽署投資意向,可以預見,中國一些電子商務企業將會登陸歐洲,直接為歐洲中產階層和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合作動力更強
歐洲著名雇主組織商業歐洲國際事務部負責人路易莎·桑托斯對本報記者表示,歐洲非常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歐洲各國的市場對來自中國的投資者持開放態度,歡迎中國參與到歐洲經濟中來。桑托斯表示,支持中國與歐盟盡快建立起雙邊投資協定,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
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英國民眾對中國的投資持歡迎態度,認為中國的投資解決了當地不少企業資金鏈不暢的“瓶頸”問題,為英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和強大動力,同時還為當地創造了就業,幫助解決了不少人的飯碗問題。
據意大利《晚郵報》透露,現任倍耐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普羅韋拉曾考慮過將股權出售給日本橫濱集團和韓國韓泰集團,但在考察過上述兩家企業后,最終選定中化工作為合作伙伴。普羅韋拉表示,對倍耐力而言,與中化工合作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其經營方針和戰略眼光將確保倍耐力未來發展和穩定。
意大利總理倫齊曾親自到場見證了上海電氣和國家電網兩項收購的簽約儀式。對本國企業與中國企業合作前景充滿信心,正是意大利政府支持中資企業投資的根本動力。意大利財政部長帕多安也表示,中國企業基于實體經濟對意進行的長期投資,十分符合意大利政府現階段的需求。正如歐盟委員會前主席、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對本報記者所言,在目前中意經濟合作的所有門類當中,投資領域取得進一步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