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江蘇口岸累計進口天然橡膠5.2萬噸,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26.7%;價值6.9億元人民幣(下同),下降9.2%;進口均價為每噸1.3萬元,下跌28.4%。
一、上半年江蘇口岸天然橡膠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月度進口量震蕩回落,進口均價持續走低。今年1月份以來,江蘇口岸天然橡膠月度進口量自高點震蕩回落,6月份當月進口8343噸,同比增加44.7%,環比減少8.1%。與此同時,月度進口均價延續去年以來的下行趨勢,6月份當月進口均價為每噸1.2萬元,同比下跌31.9%,環比下跌2%。
(二)近6成為加工貿易進口,一般貿易進口明顯增加。上半年,江蘇口岸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天然橡膠3萬噸,增加16.4%,占同期江蘇口岸天然橡膠進口總量的56.9%;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1.8萬噸,增加64.3%,占33.9%。
(三)印度尼西亞超越泰國成為最大進口國。上半年,江蘇口岸自印度尼西亞進口天然橡膠2.31萬噸,增加45.1%,超越泰國成為江蘇口岸天然橡膠最大進口國,占同期江蘇口岸天然橡膠進口總量的44.5%;自泰國進口2.26萬噸,增加9.7%,占43.6%。
(四)外商投資企業主導進口。上半年,江蘇口岸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天然橡膠4.7萬噸,增加24.1%,占同期江蘇口岸天然橡膠進口總量的89.8%;民營企業進口5032噸,增加54.8%。
二、上半年江蘇口岸天然橡膠進口量增價跌的主要原因
(一)下游行業需求增加,促進天然橡膠進口增長。天然橡膠主要應用于汽車輪胎行業。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5月全國汽車產銷分別為197.58萬輛和191.1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97%和8.5%。1-5月,汽車產銷分別為993萬輛和98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4%和9%。今年全年預計汽車銷量達到2400萬輛,同比增長8%至10%。國內車市穩步增長帶動了輪胎消費,2014年1-5月全國橡膠輪胎外胎產量達4.5億條,增加9.6%,其中子午線外胎產量達2.5億條,同比增加15.4%。汽車、輪胎等下游行業需求強勁,帶動國內企業天然橡膠進口增長。
(二)全球范圍供過于求致天然橡膠價格走低。進入5月后,國內外天然橡膠產區全面開割,橡膠供給進入旺季。據天然橡膠生產協會成員國(ANRPC))預計,2014年其成員國天然橡膠將至少增產40萬至50萬噸。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稱,2014年天然橡膠供應過剩量將超過去年的71.4萬噸,較此前預估高出逾三倍,達到十年來最高水平。全球天然橡膠供大于求導致國際天然橡膠價格持續下行,進而拉低天然橡膠進口價格。
三、當前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產膠國提振膠價措施應予以高度關注。今年以來,各產膠國紛紛采取不同措施來提振膠價。如馬來西亞今年已經重植了4萬公頃橡膠,明年將繼續重植;同時,6月馬來西亞政府已向本國42250個橡膠小園主(占26萬橡膠小園主的16.59%)發放專項補助;泰國家和平與秩序委員會也批準撥款66億泰銖為本國10萬膠農發放補貼,幫助他們應對膠價下跌帶來的不利影響;此外,馬來西亞內閣政府于6月13日通過推行新的定價機制,馬來西亞橡膠局將向橡膠聯營公司推薦日參考價格,橡膠聯營公司以參考價或高于參考價從膠農手中購買橡膠,再直接出售給加工商,以此激發膠農割膠積極性。7月,國際三方橡膠理事會會議將于馬來西亞舉行,會議內容將聚焦全球膠價下跌,同時將協商產生提振膠價措施。隨著這些提升膠價措施的逐漸生效,國際膠價可能結束長期單邊走低的行情,國內企業應予以高度關注,避免膠價波動對相關行業造成沖擊。
(二)內外市場需求不振,膠價下滑致企業經營困難。從國內市場來看,房地產和汽車行業受到市場因素以及限購、限行等政策的影響,天然橡膠的需求難以提升。從國外市場來看,6月3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再度向中國輪胎發難,要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商務部對華乘用車及輕卡輪胎產品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若下半年美國政府正式實施“雙反”,預計由此造成的天然膠過剩量將增加25萬~30萬噸。由于市場需求不振、價格低迷,導致橡膠種植戶和生產企業經營困難。海南植膠區目前每生產一噸橡膠約虧損8000元,當地很多種植戶已經開始改種其他作物;云南植膠區甚至有部分民營植膠園因資金短缺開始出售膠園。目前我國天然橡膠對外依存度高達80%,膠農棄膠將影響我國天然橡膠安全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