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汽車業界人士表示,“去年在中國共售出了1793萬臺汽車,較前年同比增長15.7%.專家預計,今年中國汽車的購買量有望突破2000萬臺大關,因此也將帶動原裝輪胎市場的發展。”
2002年銷售量僅為1920萬個的原裝輪胎,在十年的時間里銷售量翻了十倍,達到1.01億個,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8.1%.替換輪胎的銷售量從2002年的4970萬個上漲至2012年的1.534億個,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1.9%.
中國輪胎也開始大量遠銷海外,去年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轎車輪胎就達到了4600萬個。較前年同比增長55.8%,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10%的輪胎是韓國輪胎和錦湖輪胎在中國生產。專家分析成,這兩家企業最先在中國建廠,抓住了先機才得以分得這杯羹。
韓國輪胎于1994年得到了中國政府的認可,成為首個在中國建廠的外國輪胎企業,從2003年開始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便一直高居榜首。近些年,韓國輪胎一直擴大在中國的工廠規模,截止去年輪胎年產量便達到3000萬個。
韓國輪胎相關人員表示,“我們將不斷創新,從而提高產品的品質與品牌的價值。并將以中國市場為跳板,迅速成長為跨國企業。”
錦湖輪胎自1994年打入中國市場后,在中國當地的生產量便連連攀升。錦湖輪胎的相關人士表示,“中國市場的潛力很大,以后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
耐克森輪胎青島法人去年的凈收益達到181億韓元,較前年同比增長44.2%.上海法人的銷售額高達1018億韓元,較前年提升60.4%.
耐克森輪胎的相關人員表示,“年產1000萬個輪胎的工廠已于去年建設完成,截止2018年,生產量有望提高到1900萬-2000萬個。”
專家分析稱,比起設立很多小型的工廠,設立大型的工廠更能縮小產品間品質的差別。隨著中國汽車業的發展,以后會有更多的韓國企業在中國投資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