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歷經3年加征高關稅后,美國對中國出口輪胎特保措施到期。“自2009年輪胎特保措施生效后,中國在2010年出口美國的乘用輪胎同比下降了23.6%,2011年在此基礎上又下降了6%,最終能夠出口的還是技術含量高的專利產品居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表示。有關專家指出,雖然這是美國單方面采取的貿易摩擦手段,但壞事也能變好事,這為我國輪胎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帶來了動力。
專利的競爭力
“在輪胎特保案壓力下,部分輪胎生產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調整出口產品結構,逐步將生產重心轉移到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專利產品上。”國內輪胎重點出口企業之一的山東三角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角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3年的特保措施使輪胎企業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重視知識產權者得利。
據介紹,2009年11月,美國啟動輪胎特保措施后,國內輪胎出口企業面臨巨大壓力,三角公司確立了以專利和品牌競爭市場的原則,加大了研發投入,除了國內原有的研發中心,該企業還在美國俄亥俄州阿克隆市設立了海外研發中心,創新成果直接在美國提交專利申請。近年來,三角公司在國內外提交的專利申請達200余件,主持并參與完成35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其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巨型工程子午胎、環保輪胎等多項產品,不但填補了國內空白,還打開了國外的高端產品市場。在此基礎上,企業實現了轉型升級,效益逆勢增長,2011年,三角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68億元,同比增長近20%。
“2011年,山東省出口輪胎貨值達78.3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4.06%,出口輪胎貨值已接近全國的50%。”說起山東輪胎企業創造的出口佳績,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難掩興奮,在遭受美國特保案不利影響下,企業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正是企業走自主知識產權之路,加快轉型升級的成果。
特保的反作用
2009年,美國以中國輪胎擾亂美國市場為由,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進行特殊保障措施調查。并最終確定在4%的原有關稅基礎上,第一年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加征35%關稅,第二年加征30%關稅,第三年加征25%關稅。由此,導致中國對美輪胎的市場份額由2009年的30%下降到2011年的10%。
“這從實際上改變了中國企業以低價產品出口的局面,改為以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產品參與國際競爭。”蔡為民認為,經歷了這樣一次貿易摩擦“寒流”的磨礪,中國輪胎企業普遍增長了自主創新及知識產權的意識,重視研發讓企業受益無窮,給企業帶來的是市場競爭能力的提升。
近年來,在不斷的貿易摩擦等不利因素面前,國內企業重視自主研發及知識產權的自覺性大為提高。在國內輪胎企業中,重視自主研發已蔚然成風:玲瓏集團公司自主研發了雪地輪胎、低滾動阻力輪胎、跑氣保用輪胎、環保輪胎、高性能轎車子午線輪胎和低噪聲輪胎六大高端系列,開創了海外市場高端營銷新局面;雙星集團開發了環保彩色輪胎,為時尚品牌車增添了亮色;銀寶輪胎集團研發了全鋼載重子午胎防水抗刺扎技術,打開了國外越野車市場。
“如今大多數企業都已明白,知識產權是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曹新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知識產權的作用已經為企業漸為熟知,尤其在遭遇各類市場風險的“逆境”之時更為凸顯。因此,不斷強化知識產權能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對于企業來說是當務之急。
專利的競爭力
“在輪胎特保案壓力下,部分輪胎生產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調整出口產品結構,逐步將生產重心轉移到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專利產品上。”國內輪胎重點出口企業之一的山東三角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角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3年的特保措施使輪胎企業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重視知識產權者得利。
據介紹,2009年11月,美國啟動輪胎特保措施后,國內輪胎出口企業面臨巨大壓力,三角公司確立了以專利和品牌競爭市場的原則,加大了研發投入,除了國內原有的研發中心,該企業還在美國俄亥俄州阿克隆市設立了海外研發中心,創新成果直接在美國提交專利申請。近年來,三角公司在國內外提交的專利申請達200余件,主持并參與完成35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其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巨型工程子午胎、環保輪胎等多項產品,不但填補了國內空白,還打開了國外的高端產品市場。在此基礎上,企業實現了轉型升級,效益逆勢增長,2011年,三角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68億元,同比增長近20%。
“2011年,山東省出口輪胎貨值達78.3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4.06%,出口輪胎貨值已接近全國的50%。”說起山東輪胎企業創造的出口佳績,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難掩興奮,在遭受美國特保案不利影響下,企業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正是企業走自主知識產權之路,加快轉型升級的成果。
特保的反作用
2009年,美國以中國輪胎擾亂美國市場為由,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進行特殊保障措施調查。并最終確定在4%的原有關稅基礎上,第一年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加征35%關稅,第二年加征30%關稅,第三年加征25%關稅。由此,導致中國對美輪胎的市場份額由2009年的30%下降到2011年的10%。
“這從實際上改變了中國企業以低價產品出口的局面,改為以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產品參與國際競爭。”蔡為民認為,經歷了這樣一次貿易摩擦“寒流”的磨礪,中國輪胎企業普遍增長了自主創新及知識產權的意識,重視研發讓企業受益無窮,給企業帶來的是市場競爭能力的提升。
近年來,在不斷的貿易摩擦等不利因素面前,國內企業重視自主研發及知識產權的自覺性大為提高。在國內輪胎企業中,重視自主研發已蔚然成風:玲瓏集團公司自主研發了雪地輪胎、低滾動阻力輪胎、跑氣保用輪胎、環保輪胎、高性能轎車子午線輪胎和低噪聲輪胎六大高端系列,開創了海外市場高端營銷新局面;雙星集團開發了環保彩色輪胎,為時尚品牌車增添了亮色;銀寶輪胎集團研發了全鋼載重子午胎防水抗刺扎技術,打開了國外越野車市場。
“如今大多數企業都已明白,知識產權是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曹新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知識產權的作用已經為企業漸為熟知,尤其在遭遇各類市場風險的“逆境”之時更為凸顯。因此,不斷強化知識產權能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對于企業來說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