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9個月,河北省博野縣在經濟增長下行壓力、通脹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全縣橡膠輸送帶企業共生產不同品種的輸送膠帶6400萬平方米,總產值35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10%,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
博野縣橡膠輸送帶產業起步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經過30多年的發展,博野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橡膠輸送帶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全縣共有橡膠輸送帶主營企業65家。其中,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51家,產值超億元企業10家,與其配套的技術生產企業356家。輸送帶行業產值占該縣全部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已成為該縣最大的支柱產業和中國北方重要的生產基地。6月17日,博野縣通過了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組織的驗收評審,成為橡膠輸送帶行業繼浙江三門、天臺之后第3個國字號生產基地。
對標行業高端,推動產品升級和產業升級
該縣引導膠帶企業把質量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堅持走自己的路子,創自己的牌子,不斷加大技改力度。
5年來,各企業累計投入技改資金10億余元,引進國內技術水平領先的鋼絲繩芯、PVG輸送帶等高端生產線13條,高質量的膠帶產品始終保持著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都得到了較大提升。其中,華月膠帶、藍箭膠帶等7戶企業榮獲“河北省著名商標”、“河北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順達膠帶公司等18戶企業通過了ISO9000-2001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認證。華月、京博、藍箭、三源等一批產值超億元的企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發展的“領頭羊”。華月等5家企業還以其業內良好的口碑,成為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膠管分會的理事單位和會員單位。該縣多次組織骨干企業到青島橡六、浙江雙箭等先進企業對標學習,僅去年就聘請業務專家對一線工人進行了15場次的技能培訓,基本做到了人人受訓。全行業共聘用工程師100多名,引進碩士以上學歷管理人才22名。縣橡膠輸送帶檢測研發中心還與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等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以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目前,全行業共申報專利52項,“橡膠混合體模塊即制作方法”等13項已獲得批準。通過技術改造,全縣輸送帶行業以鋼絲繩、聚酯、尼龍等材料為骨架的高端輸送帶產量已占到全部產品產量的50%以上,附加值低、能源消耗高、污染大的滌棉輸送帶等產品產量已不足20%。
創建銷售網絡,保定膠帶輸向全國
上世紀70年代,博野縣膠帶業起步時期,早期銷售人員已開始在全國各地駐扎。目前,全縣膠帶業12500多名從業人員中,有4500多人在外地從事銷售工作。
“我們縣膠帶產品豐富,各類專用輸送帶和平型傳送帶分為3大類12個系列上百種規格,包括幅寬B1600mm以下各種規格的普通棉帆輸送帶、強力輸送帶、耐熱輸送帶、耐酸堿輸送帶、耐油輸送帶、耐寒輸送帶和阻燃帶,以及環型帶、止水帶、擋邊帶等,廣泛用于冶金、礦山、化工、食品生產、糧食儲備等多種行業。所以我們的銷售網絡遍布整個中國。”博野縣橡膠協會秘書長王建國說。
據介紹,博野膠帶產業與長江三峽工程、山西萬家寨引黃工程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首鋼集團、山水集團等國內外大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業務關系。部分產品還配套遠銷俄羅斯、朝鮮、菲律賓、南非等國際市場。這個“網”把國內膠帶需求市場和博野膠帶生產企業緊緊聯系在一起,能夠迅捷準確的收集反饋客戶需求、對產品的改進意見等信息,成為支撐博野膠帶快速發展的“無形財富”。
高標準建設園區,搭建集約發展平臺
依托縣城總體規劃,博野縣積極推進輸送帶工業園區建設,完善園區內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目前,園區內總投資700萬元、全長3450米的排水管網正在鋪設,建成后將并入縣城總排水管網。園區內還將規劃建設統一的能源中心,利用地熱發電和供熱;建設統一的密煉中心,實現膠片自動化封閉生產,不但可避免園區內各企業重復投資,還能有效保證產品質量,減少污染。作為博野縣輸送帶生產龍頭企業,華月公司將在園區投資20億元建設獨立的循環工業園。其中,投資2億元建設再生膠生產線,年可消耗150萬條廢舊輪胎。據介紹,博野縣輸送帶工業園現已被列為我省資源綜合利用試點基地,為全省僅有的兩個之一。
為促進膠帶業可持續發展,該縣還爭取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的支持,組建了博野縣橡膠工業協會。
“協會組織各企業,集中各企業的力量辦單個企業沒辦法辦到的事,在品牌打造、原材料、關鍵生產設備采購以及外出參觀、人員培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各家企業都受益頗多。”王建國說,“為加強行業自律,協會還利用保定市橡膠機帶檢測研發中心,定期抽測,嚴格把關,對低劣產品給予警示、曝光。目前全行業有70%以上的產品能達到國標產品標準。這些舉措都有力推動了膠帶行業壯大和健康發展,預計今年年底,全行業產值超40億元,到‘十二五’末,膠帶行業將成為產值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群。”
博野縣橡膠輸送帶產業起步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經過30多年的發展,博野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橡膠輸送帶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全縣共有橡膠輸送帶主營企業65家。其中,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51家,產值超億元企業10家,與其配套的技術生產企業356家。輸送帶行業產值占該縣全部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已成為該縣最大的支柱產業和中國北方重要的生產基地。6月17日,博野縣通過了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組織的驗收評審,成為橡膠輸送帶行業繼浙江三門、天臺之后第3個國字號生產基地。
對標行業高端,推動產品升級和產業升級
該縣引導膠帶企業把質量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堅持走自己的路子,創自己的牌子,不斷加大技改力度。
5年來,各企業累計投入技改資金10億余元,引進國內技術水平領先的鋼絲繩芯、PVG輸送帶等高端生產線13條,高質量的膠帶產品始終保持著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都得到了較大提升。其中,華月膠帶、藍箭膠帶等7戶企業榮獲“河北省著名商標”、“河北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順達膠帶公司等18戶企業通過了ISO9000-2001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認證。華月、京博、藍箭、三源等一批產值超億元的企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發展的“領頭羊”。華月等5家企業還以其業內良好的口碑,成為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膠管分會的理事單位和會員單位。該縣多次組織骨干企業到青島橡六、浙江雙箭等先進企業對標學習,僅去年就聘請業務專家對一線工人進行了15場次的技能培訓,基本做到了人人受訓。全行業共聘用工程師100多名,引進碩士以上學歷管理人才22名。縣橡膠輸送帶檢測研發中心還與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等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以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目前,全行業共申報專利52項,“橡膠混合體模塊即制作方法”等13項已獲得批準。通過技術改造,全縣輸送帶行業以鋼絲繩、聚酯、尼龍等材料為骨架的高端輸送帶產量已占到全部產品產量的50%以上,附加值低、能源消耗高、污染大的滌棉輸送帶等產品產量已不足20%。
創建銷售網絡,保定膠帶輸向全國
上世紀70年代,博野縣膠帶業起步時期,早期銷售人員已開始在全國各地駐扎。目前,全縣膠帶業12500多名從業人員中,有4500多人在外地從事銷售工作。
“我們縣膠帶產品豐富,各類專用輸送帶和平型傳送帶分為3大類12個系列上百種規格,包括幅寬B1600mm以下各種規格的普通棉帆輸送帶、強力輸送帶、耐熱輸送帶、耐酸堿輸送帶、耐油輸送帶、耐寒輸送帶和阻燃帶,以及環型帶、止水帶、擋邊帶等,廣泛用于冶金、礦山、化工、食品生產、糧食儲備等多種行業。所以我們的銷售網絡遍布整個中國。”博野縣橡膠協會秘書長王建國說。
據介紹,博野膠帶產業與長江三峽工程、山西萬家寨引黃工程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首鋼集團、山水集團等國內外大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業務關系。部分產品還配套遠銷俄羅斯、朝鮮、菲律賓、南非等國際市場。這個“網”把國內膠帶需求市場和博野膠帶生產企業緊緊聯系在一起,能夠迅捷準確的收集反饋客戶需求、對產品的改進意見等信息,成為支撐博野膠帶快速發展的“無形財富”。
高標準建設園區,搭建集約發展平臺
依托縣城總體規劃,博野縣積極推進輸送帶工業園區建設,完善園區內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目前,園區內總投資700萬元、全長3450米的排水管網正在鋪設,建成后將并入縣城總排水管網。園區內還將規劃建設統一的能源中心,利用地熱發電和供熱;建設統一的密煉中心,實現膠片自動化封閉生產,不但可避免園區內各企業重復投資,還能有效保證產品質量,減少污染。作為博野縣輸送帶生產龍頭企業,華月公司將在園區投資20億元建設獨立的循環工業園。其中,投資2億元建設再生膠生產線,年可消耗150萬條廢舊輪胎。據介紹,博野縣輸送帶工業園現已被列為我省資源綜合利用試點基地,為全省僅有的兩個之一。
為促進膠帶業可持續發展,該縣還爭取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的支持,組建了博野縣橡膠工業協會。
“協會組織各企業,集中各企業的力量辦單個企業沒辦法辦到的事,在品牌打造、原材料、關鍵生產設備采購以及外出參觀、人員培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各家企業都受益頗多。”王建國說,“為加強行業自律,協會還利用保定市橡膠機帶檢測研發中心,定期抽測,嚴格把關,對低劣產品給予警示、曝光。目前全行業有70%以上的產品能達到國標產品標準。這些舉措都有力推動了膠帶行業壯大和健康發展,預計今年年底,全行業產值超40億元,到‘十二五’末,膠帶行業將成為產值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