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高位盤整、化工品旺季不旺、原油大幅沖高、黃金重振齊鼓、谷物油料持續上漲。”北京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博士昨日介紹,2月份全國期貨市場未能延續1月份普漲格局,品種走勢分化明顯,比較活躍的品種主要集中在股指期貨、銅、鋼材、橡膠、塑料、豆粕、白糖、PTA。熱點突出、走勢各異、成交持倉快速回升是當月的主要特征。
他預計,3月份國內期貨市場成交與持倉仍將上升、期貨品種總體轉向偏多走勢。但需要提醒的是,在下游消費未能啟動前,多個品種的反彈空間可能有限。
歐債危機風險已過
2012年年初,整個金融和商品市場迎來了一系列的樂觀信息,這既體現在宏觀經濟上面,也體現在金融市場上面。
首先,經過多方的斡旋和協調,歐元區財長會議通過了對希臘的第二輪1300億歐元的援助,這使得市場擔憂的希臘債務無序違約風險降低,希臘2012年總體債務接近2200億美元,新一輪援助資金1700億美元以及通過債務置換方式減少的近1000億美元,希臘將平穩度過2012年,接下來市場擔憂的是希臘經濟復蘇情況以及整體歐元區經濟復蘇情況,但是這個過程可能會漫長。
其次,美國經濟復蘇勢頭仍然是最為穩固,不僅制造業復蘇勢頭良好,就業數據大幅好于預期,而且房地產市場也呈現企穩跡象,這顯示出美國經濟經過自我修復之后逐步步入正軌,雖然由于人口老齡化因素導致美國經濟福利以及社會保障成本較高,但是相比于2008年美國經濟復蘇態勢是全球最為穩固的。
再次,中國貨幣政策已經微調,但是短期還難以大幅放松。雖然1月份通脹由于季節性因素出現上漲,但是市場仍然普遍預期物價將回落。未來一兩個月物價的確處于回落之中,但是潛在通脹壓力仍然存在,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壓力將長期制約中國經濟。
原油沖擊110關口
在2月份總計21個交易日內,受伊朗石油禁運風波愈演愈烈、美伊關系持續緊張、歐債危機前景趨于樂觀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際原油期價持續震蕩回升,并帶動大宗商品全線上揚。有分析認為,目前來看,波斯灣局勢仍有繼續升溫的跡象,國際原子能機構首席巡查員HermanNackaerts周三稱,在對伊朗進行了為期兩天的高端訪問后,相關協商陷入僵局;與此同時,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表示,伊朗的核活動將繼續。因此,近期國際原油期價若維持高位運行,則大宗商品或將繼續受其支撐。
銅價反彈壓力加大
1月中旬以來,以銅為首的有色金屬處于震蕩反彈之中。其中LME三個月銅在2月上旬刷新去年10月份以來的反彈高點,最高達到8765美元,此后銅價回調,但于8130美元遇到支持,銅價處于高位震蕩。國內銅價與外盤走勢相似,但波動小于外盤。滬銅指數在2月上旬也微幅上破去年10月份反彈高點61064元,最高達到61963元,但此后回落,位于60000元附近震蕩。
“中國銅庫存創歷史高點,消費行業無亮點成為銅價反彈阻力。”銀河期貨研究中心副主任車紅云表示,2011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中國銅消費行業都出現了大幅回落,尤其是空調行業,在上半年增幅超過40%的情況下,下半年卻出現了同比負增長的情況。
她認為,從歷史經驗上來看,在全球經濟增長平穩的情況下,銅價受季節性影響會比較明顯,鑒于中國消費沒有亮點,全球經濟復蘇又動力不足,她傾向于銅價的反彈可能會在3-5月份結束,當然到時還需要參考經濟增長和全球政府及央行的政策。
農產品天氣炒作近尾聲
2月份,豆類油脂期貨基本保持穩步上行,受國內外宏觀偏好、南美產量預估下調及原油持續走強推動,其中炒作南美干旱天氣是主要因素。而中下旬出現高位盤整態勢,則主要因基本面偏空拖累,逼近前期壓力位亦使油脂止步不前。
不過,銀河期貨研究員梁勇認為,拉尼娜的嚴重打擊使得南美大豆減產幾乎已經成為定局,而收割季節的來臨更使得天氣的因素變得弱化,北半球的春播逐步成為人們討論焦點。以油脂為例,從供需面上來看,與2010/2011年度相比,2011/2012年度全球植物油總產量增速為3.87%,至1.52億噸;總需求量增加4.19%,至2.13億噸。產量增速慢于需求增速,導致庫存消費比連續第四個年度下滑,并創自1974/1975年度以來的最低,可見整個2011/2012年度全球植物油市場供需格局較上年度更加趨緊,將對植物油價格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