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溫州橡膠企業除了面臨原材料價格高位徘徊帶來的壓力之外,還要面臨拉閘限電的煎熬。但溫州橡膠商會有關負責人近日卻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反常現象:面對壓力,往年還能聽到好多企業在訴苦,今年卻都很平靜。
“今年的橡膠原材料價格頻頻上漲,又加上年底節能減排導致的拉閘限電,按理說多數企業的生產經營會受到直接影響,壓力會比較大。”溫州橡膠商會秘書長黃安祿說,奇怪的是,往年不少“叫得很響”的老板,今年卻從未聽過他們訴苦。他猜測,或許是因為感到“叫得再響”也沒用,無奈之下也只好“無語”了。
在溫州橡膠商會會長趙景溫看來,“訴苦無用”只是其中一個因素,關鍵的一點,是大家都普遍看好這個市場的前景。因為就算原材料價格走低,若沒有市場,價格再低也沒用;就算原材料價格高一點,量做大了其實也無所謂。
據了解,溫州橡膠企業目前有300多家,總產值30多億,多數企業是在做配套市場,通用、大眾、一汽、奇瑞、東風等品牌的汽車,實際上都已經用上了溫州橡膠的產品。“溫州橡膠制品已經達到一定規模,技術、工藝都已具備較高的水準。”趙景溫不無遺憾地表示,對于溫州橡膠,外界普遍存在“不理解、不認可”的現象。
一名去年到處“訴苦”、今年不再吭聲的會員企業負責人表示,往年很多人面臨壓力時紛紛“訴苦”,是希望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幫忙解決行業發展的一些共性難題。今年雖然壓力更大,但因為市場前景非常看好,也就無暇再說了,目前擔心的是陷入新一輪的“招工難”。
事實上,溫州橡膠行業發展的“共性難題”,趙景溫也曾在提案或其他場合多次提及,即籌建橡膠工業基地、籌建橡膠集團、建設橡膠物理檢測中心等等。他說,考察了河北衡水、臺州三門等地的橡膠產業在政策扶持下迅速崛起之后,對于溫州橡膠完全依靠“自力更生”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他擔心行業同仁“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