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破4萬元/噸的標志性關口后,國內天然橡膠價格繼續“天天向上”,昨日再度逼近43800元/噸的歷史高位。
不過,與橡膠價格這種熱火朝天的場面相反,廈門的橡膠貿易商和輪胎制造企業,卻有倒不完的苦水。同時,相關企業不得不出招應對:制造型企業盡量減少庫存、延長春節假期,貿易商則出手謹慎。
很多公司延長春節假期
昨日,國內期市中的天然橡膠價格超過了43000元/噸,而就在兩天前,天然橡膠期貨價格曾創下43800元/噸的歷史高位。
“天然橡膠價格漲得這么高,生意都不好做,正好遇上春節,很多公司干脆把春節長假再延長了。”廈門塑料橡膠同業商會秘書長趙忠民昨日告訴導報記者。
除了延長假期,廈門的橡膠相關企業還采取其他措施應對。
“除了一些必須的訂單外,制造型的橡膠企業基本上都不會庫存原料,中間貿易商也非常謹慎地出手。”趙忠民向導報記者訴苦。
“風險來了。”廈門塑料橡膠同業商會的分析師趙永良用簡單幾個字表達了對這個行業的擔憂。
廈輪胎企業稱在火山口
在天然橡膠的整條產業鏈中,制造企業是天然橡膠漲價的最大受害群體,輪胎制造企業更是首當其沖。
“現在就像在火山口上炙烤啊。”廈門一家不愿公開身份的輪胎企業高管如此形容眼下內外交困的情形,“目前國內的輪胎企業基本是全行業虧損,持續6個月利潤都是負增長。”
事實是,雖然各大輪胎企業兩年來多次上調輪胎價格,但在原材料價格持續高漲的境況下,仍無法抵消原材料漲價所帶來的成本劇增。
來自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月—11月,國內輪胎行業的利潤同比下滑22%,虧損面達26%。廈門的輪胎企業概莫能外。
盤子小價格易被操縱
對于橡膠價格的“天天向上”,廈門業者自有其解讀。“肯定有人為炒作的成分在內。”以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實踐經驗,趙忠民和趙永良均認為“眼下膠價的表現實在不正常”。
一個比較靠譜的分析是,“只需10億元資金就可以把天然橡膠期貨價格炒起來”。
在趙永良看來,“天然橡膠看似是一個很大的產業,而實際上其全球基數非常小,很容易受到各大財團的聯合炒作影響”。
據了解,全球每年的天然橡膠消耗約950萬噸,而中國一年的天然橡膠消耗就高達300多萬噸,占全球總消耗的三分之一以上。
“這個池子太小了,稍微加點水,水位就會上升,如果按當初3萬元每噸的價位,10億人民幣就可以完全操控整個國內的天然橡膠市場。”趙永良說。
不過,以往年的經驗,趙忠民估計這波上漲行情已基本見頂。趙永良也分析,天然橡膠現價已經偏離實際價值太多,接下來必然有一個價值修復的過程,因此,短期之內不排除觸摸45000元/噸的可能,但從長遠來說,以38000元/噸為中軸上下徘徊的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