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橡膠價格比一年前漲了一倍多,我省橡膠加工業已陷入相當困難的境地。”經濟導報記者日前在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采訪時,該協會副理事長鄭永祥憂心忡忡地表示,要穩定膠價、保護橡膠加工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行,必須多措并舉,其中降低橡膠進口關稅是當務之急。
對于目前橡膠市場的行情,鄭永祥用“漲瘋了”幾個字來形容。他告訴導報記者,去年11月,橡膠價格還只有1.6萬元/噸左右。今年以來,隨著經濟的回暖,再加上東南亞一帶遭遇持續干旱,膠價開始快速走高,4月底上躥到2.6萬元/噸,最近一度達到了近3.8萬元/噸的歷史高位。與此同時,國內輪胎產品等價格雖然也有所上漲,但漲幅總體不會超過20%,對橡膠工業擺脫困境影響不大。
“膠價瘋漲讓橡膠加工企業,尤其是輪胎行業不堪忍受,紛紛減產甚至停產。”鄭永祥介紹說,本來橡膠加工業的利潤已經“比紙還薄”,今年的膠價兩番暴漲,更讓橡膠加工業的當家人心驚肉跳。這一輪天然橡膠價格的瘋漲,還帶動了合成橡膠、橡膠助劑等其它橡膠工業用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度上漲 。“看來今年國內橡膠加工業的大面積虧損已成定局。”
“山東是橡膠加工大省,其耗膠量約占全國的一半,有大約30萬從業人員。橡膠加工業還是合成橡膠、橡膠工業用制劑、骨架材料、橡膠機械裝備等所組成的產業鏈上的龍頭。如果這一行業受到重創,其他關聯行業,甚至社會安定,都會受到嚴重影響,這不是危言聳聽。”鄭永祥表示。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為穩定膠價,國家向市場拋售了20萬噸儲備橡膠,短時間內對平抑膠價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面對洶涌的熱錢仍是杯水車薪。在此嚴峻形勢之下,鄭永祥認為,我國已經具備了降低天然橡膠關稅的條件。要平抑膠價,目前最緊迫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趕緊降低關稅,擴大天然橡膠進口。
據了解,在業界的一再呼吁下,從今年1月1日起我國對天然膠進口關稅進行了調整,但總體水平仍然接近20%。
鄭永祥分析認為,早年天然橡膠每噸在萬元上下,價格較低,國產膠曾占我國用膠量的一半以上,大量進口天然橡膠會讓國內的種植業無利可圖,限制進口還說得過去。如今,我國70%以上的天然橡膠需要進口,天然橡膠價格這么高了,再用高關稅保護我國的橡膠種植業意義不大。
他認為,在這方面,我們不能因小失大,也不能失之公平。況且,我國橡膠加工企業大都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用了進口關稅較低但并不一定好用的復合橡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了進口純天然橡膠的高關稅,但也削弱了高關稅限制進口的作用,這也從反面證明了我國在天然橡膠進口關稅設置上的不合理。
鄭永祥認為,目前我國天然膠的進口關稅雖然不能完全取消,但也不能高過10%。這不但有望緩解我國天然橡膠的供不應求,維持整個橡膠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也有利于我國企業公平地參與國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