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出席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存款準備金率只是對抗通脹的一個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抗通脹要運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利率和匯率。這有可能是繼續加息的暗示。預計兩會前不排除加息可能,最有可能的時間點是2月底前后。
近期到期的央票數量巨大而發行有限,央行的資金呈正投放。2月15日,一年期央票在節前連續暫停兩周后重啟發行,發行量仍維持10億元“地量”,發行利率則上行27個基點至2.9972%。2月15日,央行還進行了200億元正回購操作,期限28天,中標利率2.35%。不過,當日公開市場有1060億元央票到期,10億元央票和200億元正回購遠不足以回籠釋放的流動性。此前,公開市場已連續13周凈投放,總額達9210億元,上周凈投放1030億元。由于今年公開市場3萬億的到期量有2萬億都在前四個月,央行收回流動性的需求還是非常巨大,央行提高準備金的可能性極大。春節后,央行面臨的流動性回收壓力明顯上升。分析央行資產負債表后,假設2月份外匯占款增加額有所減少(+30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約4000億元),財政存款較為穩定,公開市場操作到期(約為4100億元),以及通貨季節性回流(預計總體回流規模大于4000億元)等因素,央行操作在數量上仍需回收約6000億元資金。
而18日的準備金上調幅度有限,只能回收3000多億的流動性。這樣的考慮是為了銀行有資金在此后放貸,以獲取較好收益。銀行是需要加息的,而息差加大意味著銀行利潤的增加。而且每年兩會后都是政策性貸款高峰,此時加息對于銀行利潤影響巨大。
15日公布的CPI指數低于預期很多,但2月CPI增長肯定還要受統計方式變化的影響,尤其是在20日成品油價格上調幅度明顯高于預期。成品油是經濟的血液,它對于CPI和PPI的影響非常大,這樣的變化使得3月份的披露統計數據未必樂觀。
存款準備金率上調以后,銀行間拆放利率短期漲幅巨大,一周的拆放利率達到6.0942%,上漲329.93個基點,兩周的拆放利率達到6.9858%,上漲290.83個基點,而長期的拆放利率已經連續多日每天幾個基點的小幅上漲。這樣強勢趨勢非常罕見。目前一年期的銀行間拆放利率已經達到4.4897%,遠高于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加息壓力巨大。而在調整準備金之后利率高漲時加息,本身也符合市場利率變化的預期走勢。
準備金由于剛剛調整,繼續上調的可能性降低,筆者預測加息可能性更大。現在貨幣政策有小步快跑的趨勢,政策出臺幅度小但動作頻繁,這最大限度避免了流動性的不均衡。央行這段時間出臺政策的時間間隔與以往有很大不同,這應當是央行根據新變化所做出的調整。來源:中國證券報
近期到期的央票數量巨大而發行有限,央行的資金呈正投放。2月15日,一年期央票在節前連續暫停兩周后重啟發行,發行量仍維持10億元“地量”,發行利率則上行27個基點至2.9972%。2月15日,央行還進行了200億元正回購操作,期限28天,中標利率2.35%。不過,當日公開市場有1060億元央票到期,10億元央票和200億元正回購遠不足以回籠釋放的流動性。此前,公開市場已連續13周凈投放,總額達9210億元,上周凈投放1030億元。由于今年公開市場3萬億的到期量有2萬億都在前四個月,央行收回流動性的需求還是非常巨大,央行提高準備金的可能性極大。春節后,央行面臨的流動性回收壓力明顯上升。分析央行資產負債表后,假設2月份外匯占款增加額有所減少(+30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約4000億元),財政存款較為穩定,公開市場操作到期(約為4100億元),以及通貨季節性回流(預計總體回流規模大于4000億元)等因素,央行操作在數量上仍需回收約6000億元資金。
而18日的準備金上調幅度有限,只能回收3000多億的流動性。這樣的考慮是為了銀行有資金在此后放貸,以獲取較好收益。銀行是需要加息的,而息差加大意味著銀行利潤的增加。而且每年兩會后都是政策性貸款高峰,此時加息對于銀行利潤影響巨大。
15日公布的CPI指數低于預期很多,但2月CPI增長肯定還要受統計方式變化的影響,尤其是在20日成品油價格上調幅度明顯高于預期。成品油是經濟的血液,它對于CPI和PPI的影響非常大,這樣的變化使得3月份的披露統計數據未必樂觀。
存款準備金率上調以后,銀行間拆放利率短期漲幅巨大,一周的拆放利率達到6.0942%,上漲329.93個基點,兩周的拆放利率達到6.9858%,上漲290.83個基點,而長期的拆放利率已經連續多日每天幾個基點的小幅上漲。這樣強勢趨勢非常罕見。目前一年期的銀行間拆放利率已經達到4.4897%,遠高于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加息壓力巨大。而在調整準備金之后利率高漲時加息,本身也符合市場利率變化的預期走勢。
準備金由于剛剛調整,繼續上調的可能性降低,筆者預測加息可能性更大。現在貨幣政策有小步快跑的趨勢,政策出臺幅度小但動作頻繁,這最大限度避免了流動性的不均衡。央行這段時間出臺政策的時間間隔與以往有很大不同,這應當是央行根據新變化所做出的調整。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