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危機對全球豪華車市場的沖擊影響加深,中國已經成為屈指可數的樂土。全球豪華車品牌開始集體深耕中國市場。
在過去3年里,武漢保時捷中心一直享受著湖北、河南兩省“總督”的待遇,客戶群覆蓋湖北、河南兩省。不過2010年開始,武漢保時捷中心的“幸福時光”即將結束,因為保時捷將在鄭州開業一家全新的保時捷中心。保時捷中國方面表示,在2010年結束前,平均每個月要新開一家保時捷中心。
保時捷的渠道下沉行動并非偶然。在全球豪華車市場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國豪華車市場憑借近50%的增幅成為全球翹楚。賓利、寶馬、奧迪、英菲尼迪和阿庫拉等全球豪華車品牌,都于近期制定了深耕中國中西部市場的計劃。
進軍中西部市場
全球頂級豪華車品牌賓利也忙于渠道擴張。賓利中國宣布將投入約3億元資金,用于品牌推廣和經銷商網絡發展等。賓利中國計劃未來以每年2~3家的速度增開新的銷售網點,集中發展東北與中西部等地區。
“這兩年英菲尼迪主要開拓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北京、上海、廣州、大連等城市,內地僅在成都開了一家4S店。以后我們要多發展內地城市,馬上重慶將新開4S店,兩年內擴展到武漢、西安等內地城市。”2009年12月28日,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進口車事業部總經理川北剛史對記者表示。當天英菲尼迪第二家店在上海開業,但川北剛史仍對中國內地市場念念不忘。
奧迪的渠道擴張更早展開。2008年底,奧迪在寧波建成中國第一家城市展廳。這種更豪華、建設投資更大的展廳主要落戶二線城市,到2012年,“城市展廳”的數量將達到76個,奧迪在華特許經銷商數量也將擴張至210家。奧迪銷售部負責人表示:“我們下一步將向二三級城市進行渠道下沉。到2012年,我們銷售網絡覆蓋的城市將從現在的86個,增加到100個。”
包括寶馬、奔馳、雷克薩斯、捷豹和路虎在內的豪華車品牌都在加大中西部市場的發展力度,渠道下沉是其主要特征。
中國地位提升
“中國將在3年內超過德國,成為保時捷公司在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保時捷德國總部新聞發言人2009年年初表示。2008年,保時捷在中國的總銷量為8371輛,僅次于美國和德國。此前的7年里,保時捷幾乎每年都以翻番的速度在中國增長。
與中國一片大好的業績不同,保時捷全球銷量卻出現下滑。保時捷跑車部門執行長邁克爾表示,保時捷2008/2009財年第一季度銷量下降了20%~30%。受經濟衰退影響,保時捷在美國市場銷量仍處于下滑之中。
寶馬汽車2009年第三財政季度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74%,2009年前9個月的總銷量為939544輛,同比下降15.7%。但中國市場寶馬銷量卻大幅增長,2009年前三季度共銷售62394輛汽車,同比增長31.8%。包括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市場的大中華區,共銷售67418輛,占全球銷量的7.17%。
得益于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奧迪和奔馳全球豪華車地位進一步提升。2009年11月,奧迪在中國銷量達16302輛,同比增長超過100%。奧迪汽車預測中國將在2012或2013年超過德國本土,成為奧迪全球最大的市場。
2009年11月奔馳中國銷量達到8500輛,同比增幅高達224%。前11月,奔馳汽車中國累計銷量為59200輛,同比增長68%。與此同時,奔馳全球前11月銷量同比下降了12%。
汽車專家賈新光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國內豪華車需求量依然很大,前景依舊廣闊,“豪華汽車品牌集中向中國市場發力”。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