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和重慶之間如何進行利益分配大有講究。
按照新近加盟吉利汽車的高管童志遠的說法,這家總部坐落在杭州的整車制造商收購瑞典沃爾沃一事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且在“圣誕節前會有結果”。童的說法為這起收購做了這樣的注解,一是這件事情肯定會發生,一是時間在2009年12月25日。
無論吉利汽車以怎樣的方式從福特手中接過沃爾沃品牌,為歐洲市場制定復興計劃,但童志遠與吉利都無法繞開重慶的長安汽車。畢竟,沃爾沃的S40和S80系列車型已經實現國產。童志遠在接受《鳳凰汽車》采訪時說,沃爾沃暫時不會在中國建立生產工廠。那么,沃爾沃已經在中國實現國產的產品如何處置?
2007年7月17日,沃爾沃S40在中國上市。按照各方說法,這款車是長安福特馬自達在獲得沃爾沃的授權后在中國以“技術轉讓的形式”生產。這是以產品安全著稱的沃爾沃第一次在中國本土進行生產。在S40對中國市場做出試探后,沃爾沃再次加快了在中國本土生產的節奏。2009年3月12日,沃爾沃S80L在中國推出。這是該品牌在中國生產的第二個系列的產品。
在銷售渠道上,這兩個系列的產品通過長安福特馬自達的專營店進行銷售。在吉利收購沃爾沃以后,吉利汽車將如何處置這兩個系列的產品?
既然沃爾沃在中國采用的是技術轉讓的方式進行生產,那么在它易主后,吉利可以通過合同層面的方式接盤。若此,長安福特馬自達會否從生產和銷售層面推出值得推敲。
在技術層面,沃爾沃S40基于其P1平臺,亦即福特汽車的C1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福特汽車生產福特品牌和馬自達品牌相應產品。就中國汽車在中國的產品而言,福特福克斯和馬自達M3均出自這一平臺。即便在福特汽車整合生產平臺之后,馬自達的新款產品將繼續在這一平臺生產。吉利接手S40后,它將與長安福特馬自達成為直接的競爭對手。
長安福特馬自達頗為看重的沃爾沃S80高檔轎車,源自沃爾沃的P2平臺。在福特汽車的體系中,這個平臺被稱作D3平臺(升級后為D4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福特汽車主要用來生產Taurus、水星、林肯的部分車型。更為重要的是,福特汽車重要的suv系列產品都是建立在這一平臺上,產品主要有林肯MKT、Flex成交叉車型。
基于S40和S80的P1和P2平臺對福特汽車的意義要遠小于長安福特馬自達,而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性則對福特汽車至關重要。如何平衡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之后的結果,將是長安福特馬自達迫在眉睫的議題。
在銷售渠道層面,失去銷售這兩款車的經銷商將如何進行利益平衡亦頗為重要。同是在長安福特馬自達身上,圍繞馬自達品牌生產和銷售的沖突仍在涌動之中。一汽馬自達和長安福特馬自達、馬自達中國公司曾為M3的生產和銷售進行過激烈的爭斗。一度導致馬自達M3A停產。在爭斗過程中,各方想不想讓,最終影響了M3的市場表現。
接手沃爾沃品牌的吉利汽車,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對S40和S80L的銷售進行變更將是一場持久戰。其中的可控因素,要遠比進行平臺層面的交割復雜。
尤其是,按照童志遠的說法,沃爾沃品牌暫時不會在中國建立生產工廠,那么在與長安福特馬自達的授權終止之前,這兩個系列的產品將繼續出現在既定的經銷商網絡之中。時間拖得越久,處理起來的復雜程度越高。
或者,這種假設不成立。那么,此事只有一種結果。沃爾沃將在中國建立生產工廠。此意即童志遠有關沃爾沃不在中國建廠一說僅是權宜之計。為保證收購的順利進行,消除瑞典方面和福特汽車的擔憂,吉利短時間之內不會在中國建立生產工廠。待收購完成后,吉利汽車會擇機在中國進行生產。不容否認的是,在中國建立生產工廠是必然的。
沃爾沃在中國如何進行分賬,需要吉利汽車拿出方案。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