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了10月份汽車工業產銷數據。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共銷售汽車122.6萬輛,環比下降7.9%,同比增長72.5%。1至10月共銷售汽車1089.1萬輛,同比增長37.7%。對此,中汽協常務副秘書長董揚認為這個增長幅度是合理的,由于去年同期市場銷量較低,所以導致同比增幅較大。
高增長是正常現象
在中汽協發布的產銷數據中發現,前10個月內的中國汽車工業一直在高速運轉狀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087.3萬輛和1089.1萬輛,同比增長36.2%和37.7%。而與普通消費者有著直接關系的乘用車產銷同比增長更是達到了42.4%和45.1%,分別達到812.9萬輛和819萬輛。
對于中國汽車工業前10個月的高速增長,董揚表示:“這么好是必須的,必須有這么高的速度。”他認為,這樣的增長速度是平穩的、合理的。
董揚說:“今年GDP的增長速度約為8%,這個速度在工業領域將達到12%;在汽車領域只有工業增加值能客觀的反應增長速度,我們對19家重點企業在1至9月份的工業增加值進行統計,結果為增長了17%,這個速度可以說剛剛及格,因此是一個平穩的速度。”
董揚認為,這個速度調整了市場產品結構,優化了自主品牌、西部二、三線城市以及小排量的產品分布結構,而且這個市場發展速度也是對去年市場低迷的一次補充。
可能出現透支消費
董楊表示,1.6升及以下排量車型購置稅減半政策對于拉動小排量增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對于12月31日即將到期的情況下,董揚表示:“對于新的購置稅政策,我們希望能盡快出臺,如果新的政策宣布過晚,將有可能透支明年的消費,那樣對明年的市場發展將會相當不利。”
對于未來購置稅的調整,董揚認為,希望政策能繼續實施,雖然目前保增長的任務已經完成,但調整結構的目標還遠遠沒有達到。而關于購置稅的調整,董揚說:“購置稅不可能針對1.8升和2.0升排量有任何優惠政策,只會向下發展。”
來源:北京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