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價格的連調,必將牽動車市的神經,汽車消費剛性需求以及刺激消費的政策作用也會隨之減弱。這對剛剛恢復信心的車市而言,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亞市商務信息部部長郭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油價上漲不僅加大了有車族的用車成本,對汽車市場的銷售前景也造成了影響。
油價連調延緩購車步伐
6月30日零時起,全國汽油零售價平均上漲0.43元/升,柴油零售價平均上漲0.51元/升,上調后北京93號汽油每升漲至6.37元、97號汽油每升漲至6.78元。最低漲幅在0.48元,這是今年以來油價第二次上調,也是幅度最大的一次。
7月4日,記者走訪車市時發現,與往年的歷次油價調整相比,今年車市的反應是“影響不是太大”。在一家奇瑞4S店,該店的銷售經理告訴記者,目前整體銷售還沒有受到油價的影響,銷量基本與上個月同期持平。
部分經銷商同樣對車市保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為對汽車市場而言,最關鍵的是政策,以及老百姓的剛性需求和購買力。“在淡季買車的,都是有用車需求的用戶,而且根據以往的經驗,油價對車市的影響極為有限,一旦消化掉這部分影響后,在政策的鼓舞下,車市仍會處于正常的增長狀態。”一家東風悅達起亞的經銷商說。
然而,油價上漲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車心態,畢竟用車成本是一筆長期開銷。
據一份權威調查顯示,受訪的1000名消費者與5月同期做的調查比較,對2.0L以上車型的購買意愿下降了近30.2%,準備年內有計劃購買車輛的消費者下降了24.2%,感覺油價太貴近年都不再考慮買車的消費者上升了5.8%,車市再度蒙上陰霾。
車市轉冷跡象顯現
郭詠認為,對整體車市的影響盡管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相信在未來數月的銷售數據中將會有所體現。
按照全國乘用車聯席會之前的預測,汽油價格今年很難超過每升6元,對市場影響有限,然而,目前的油價已經超過6元,加上增幅接近10%,由此汽車市場增長率降溫的因素已經形成。
正如業內專家分析的,“油價攀升對購買1.6L排量以下的車型刺激影響是最大的,因為這類購買人群價格敏感性最強,對于使用車的成本敏感性也最高”。
油價的提升,銷量的低迷直接影響到了大排量車的銷售。目前,這種態勢已得到體現。在亞市,不少銷售大排量車型的經銷商感到了市場的壓力,“油價大漲,盡管銷售數據上變化不大,但經銷商為促進銷售集體降價抵消油價的影響已付出很大代價。”一家進口車的經銷商透露。
據悉,奧迪、雷克薩斯等豪華車的降價幅度也史無前例。其中奧迪Q7的降幅達到5萬元、沃爾沃XC90的降幅更是高達9萬元。
不確定因素增強
對于市場剛性需求,經銷商普遍認為并不會因油價的調整而降低,但是在細分市場會出現暫時萎縮的狀況。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的數據已經印證了市場的現狀。數據顯示,雖然5月份汽車業產銷量繼續慣性上沖,但是5月環比4月還是出現小幅下滑。而由于受購置稅、消費稅、油價等多方因素影響,中高級轎車市場出現了暫時的萎縮。
業內人士認為,油價上漲的步伐不會就此停止,油價提升的空間依然存在,因此汽車油耗、使用成本,已引起消費者的足夠重視。油價的上漲必然會使中高型排量汽車受到“震蕩”,尤其是一些中低價位高排量高耗油的汽車,肯定會迎來又一次“寒流”。
國泰君安的報告顯示,廠商在此之前的市場及銷量引導下進行的大規模擴產,以及快速轉向目前銷量增長最快的1.6L及以下車型的行動,受油價調整以及傳統銷售淡季的影響,將有可能導致價格戰。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則對車市的不確定性感到擔憂,油價的上調必然伴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而淡季的來臨,車市的增長局面或將被抑制,廠商可能繼續面臨“豐產不豐收”的局面。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