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以來,純苯貨源突然緊缺,市場在近幾月經歷了一場大幅調整行情后,出現了短期升溫現象。然而,在此次行情升溫過程中,中石油、中石化兩大企業掛牌價未變,但市場成交價格卻層次不同,從3100元(噸價,下同)到3500元不等,甚至部分報價達到了4000元以上,而且貨源也突然從市場上"蒸發”。在需求沒有太大變化,絕對需求甚至有所減少的情況下,為什么會出現如此現象呢?記者調查顯示,兩大產苯企業低價貨源大批流入中間商手中,市場炒作氣氛濃厚。隨著外盤純苯的反彈回落,后市炒作將使純苯市場面臨巨大風險。
自9月份以來,國際純苯價格由1200美元(FOB韓國,下同)左右連續回落至11月上旬的400美元,跌幅達67%。由于大批國外貨源進入國內,使國內純苯銷售受阻,價格也被迫大幅回調。中石化同步跟進后,純苯價格由9000元回落至3000元,降幅也為67%,基本上保持了與進口貨源的平衡;中石油純苯價格則跌至2550元。
此次國內純苯價格大幅回落,創全年新低,給中間商創造了一個大量買入的機會,一些有閑置資金的中間商乘機加大庫存。據調查,控制在中間商手中的國內純苯庫存急劇上升,并控制對外發貨,而下游實體生產企業卻無存貨,在開車相對穩定的時候出現了原料斷貨現象。目前國內苯胺生產企業在價格溫和上揚時期,受純苯供應偏緊的影響,開工率受到了一定的制約。
11月中旬,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產苯企業開始限產減虧,市場貨源逐漸減少,同時外盤純苯一度由400美元下滑至350美元后出現15%的反彈行情,因此下游生產廠家開工信心有所增強,部分企業加大了開工率,使純苯貨源偏緊。流入中間商手中的純苯高價出貨,市場炒作氣氛開始愈見濃厚,而且報價混亂,從3100元至4000元以上不等,打亂了下游生產企業的開車計劃。此次市場變化并未起到行業迅速升溫的效果,反而使市場再次出現觀望氣氛。
從11月下旬至目前,國際純苯行情好景不長,由400美元繼續回落,并一度跌破270美元。據了解,國內企業已有部分進口計劃,勢必將影響國內市場的穩定。剛剛炒作起來的純苯行情出現變數,進而加大了行業風險。
業內人士分析,金融危機對實體的影響仍未徹底到位,純苯的調整行情仍將受外盤、國內企業開工情況以及下游行業的復蘇等綜合因素影響,因此穩定當前市場秩序、增強未來市場信心更顯重要。為此建議純苯生產企業要加強信息溝通,避免局部地區行情不穩定造成國內整體市場的震蕩;規范區域市場秩序,杜絕炒作行為,以防剛剛修復的信心再次喪失;密切關注國際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國內生產狀況,保證市場的供需平衡;企業應建立切實可行的市場應急機制,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市場行情。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入,此時的市場最具不穩定性。因此,純苯企業在把握市場、預測行情、調整經營策略等方面更應慎重處理,以防行業或企業遭受更大損失。純苯行業經歷了近些年的長足發展,不僅從產量、技術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而且產業鏈發展迅速,涉及上萬種產品,并且國際地位也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據了解,2007年國內純苯產量已超過470萬噸,消費量超過490萬噸,占全球消費市場的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