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促進劑生產較前期有所好轉,開工率有所提升,但是受天然橡膠價格不穩定的影響,促進劑的需求還未全面打開,國內助劑的庫存增加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國際市場的出口也比前幾年的同一時期清淡的多,這更加增加了廠家的庫存壓力。雖然迫于年后苯胺的供應吃緊和高價位,促進劑生產廠家不得以,只是象征性的上調了三百元左右,但對于原料價格幾千元/噸的增加,促進劑的漲價,確實是微乎其微。
而目前隨著苯胺價格的緩慢回落,迫于市場的競爭壓力,國內促進劑生產廠家或公開或暗地里迅速把價格降回到原來水平。為保住多年打拼下來的市場,廠家之間的價格戰也正在上演。作為貿易商來說,對于下游需求清淡帶來的促進劑價格下滑,并不買賬,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下,紛紛退市觀望。
對于促進劑的后市走勢,已經沒有什么懸念。作為整個橡膠產業鏈條上最薄弱的一個環節,促進劑的市場規范問題,如果不及時得到解決,將會在價格戰的泥淖里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