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國輪胎翻修利用行業將為國家節約橡膠500多萬噸,約占“十五”期間全國橡膠總消費量的30%。此外還可節約石油、炭黑、尼龍簾布、鋼材等各種資源近200萬噸,總價值可達1000億元。這是記者在10月24日召開的中國輪胎翻修利用協會第五屆四次理事擴大會上了解到的。
據介紹,我國廢舊輪胎的產生量正在急劇增長。2004年,我國廢舊輪胎產生量超過1.12億條,居世界第二位。預計到2010年,我國廢舊輪胎產生量將超過2億條。與此同時,我國已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橡膠消費第一大國,2004年橡膠消費量435萬噸,占世界總消費量的22%。而我國橡膠資源嚴重不足,50%以上的橡膠依賴進口。在我國消費的橡膠中,有60%用于生產輪胎。因此,充分回收利用我國的廢舊輪胎,對緩解我國橡膠資源嚴重匱乏的局面、防治“黑色污染”、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目前,我國對于廢舊輪胎的回收利用方式主要有舊輪胎翻新和廢輪胎生產膠粉、再生膠。舊輪胎翻新可以減少用于生產輪胎的橡膠資源和其他原材料。以規格為9.00R20的輪胎為例,翻新1條舊輪胎與生產1條新輪胎相比,可以節省橡膠9千克、炭黑4千克、鋼絲簾線3.4千克、石油18千克、鋼材1.75千克。而膠粉和再生膠則均可部分替代橡膠資源應用于新輪胎的生產及其他產品的生產。
中國輪胎翻修利用協會會長姜治云告訴記者,計劃到2010年,我國輪胎翻修量將由今年的850萬條增加到2100萬條,膠粉產量將由今年的10萬噸增加到100萬噸,再生膠產量將由今年的125萬噸增加到140萬噸。5年間將節約橡膠500多萬噸,約占“十五”期間我國橡膠總消費量的30%。若加上石油、炭黑、尼龍簾布、鋼材等資源近200萬噸的節約,總價值可達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