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口紙漿429.4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7%;價值19.9億美元,下降17.7%;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464.5美元,下降35.2%。
一、今年前4個月我國紙漿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進口量高位運行,進口均價持續走低。自2008年11月份開始,我國紙漿進口量呈現穩步回升趨勢,今年2月份以來月度進口量連續3個月保持百萬噸以上的高位,4月份當月進口達119.5萬噸,同比增長26.2%,環比增長9.1%,單月進口量創去年以來最高。進口均價自2008年9月開始持續下滑,今年4月份跌至每噸443.3美元,同比下降39.2%,環比下降3.9%,較2008年8月的高點已累計回落39.5%。
(二)一般貿易方式大幅增長,加工貿易方式下降明顯。今年前4個月,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紙漿320.9萬噸,增長45%,占同期我國紙漿進口總量的74.7%;同期,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60.2萬噸,下降20.6%。此外,以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方式進口41.6萬噸,增長25.8%。
(三)主要進口自加拿大、巴西、東盟和智利。今年前4個月,我國自加拿大進口紙漿91.3萬噸,增長9.4%;自巴西進口76.8萬噸,增長55.1%;自東盟進口67.3萬噸,增長57.6%;自智利進口66萬噸,增長55.5%。自上述4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量合計占同期我國紙漿進口總量的70.2%。
(四)外商投資企業繼續保持主導地位,國有企業增幅居首位。今年前4個月,我國外商投資企業進口紙漿221.7萬噸,增長17.4%,占同期我國紙漿進口總量的51.6%;同期,國有企業進口紙漿125.1萬噸,大幅增長51.6%,增幅居各類型企業之首,占29.1%。此外,私營企業進口62.9萬噸,增長28.5%。
(五)進口主要省市為山東、江蘇和浙江。今年前4個月,山東省進口紙漿103.7萬噸,增長76.9%;江蘇省進口92.1萬噸,下降16.6%;浙江省進口75.5萬噸,增長48.8%。上述3個省份進口量合計占同期我國紙漿進口總量的63.2%。
二、近期我國紙漿進口量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下游需求回暖,帶動原料需求增加。近期隨著國家刺激內需的政策效果逐步顯現、《輕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和部分紙品出口退稅率上調,加速了國內造紙行業的復蘇,今年以來,紙品需求有所回暖,帶動作為上游原材料的紙漿需求增長,從而刺激了紙漿進口的上漲。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2、3月份我國紙及紙板產量分別為602.58萬噸和745.82萬噸,同比增長3.8%和2.7%,已扭轉去年9月份以來連續四個月同比負增長的局面。此外,企業前期囤積的高價原料庫存已消耗殆盡,對紙漿需求出現較為明顯的回升。
(二)國際紙漿價格持續走低,對國產紙漿的替代作用增強。金融危機爆發后,受下游消費下降和紙廠停工等因素影響,全球各主要紙漿市場需求大幅度萎縮,國際漿價于2008年下半年起逐漸下降走低,形成探底走勢,截至2009年3月31日國際漿價實際水平已下滑到2004年甚至更低的水平 。受此影響,我國紙漿進口價格一路下滑,自去年9月份以來環比增速已連續8個月表現為負增長,今年4月份的進口價格已下跌到2003年一季度的水平,并已低于國內紙漿的生產成本,促使我國企業加大進口紙漿的價格優勢更為顯著,對國產紙漿的替代作用增強。
三、當前造紙行業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我國紙漿對外依存度過高,國際市場紙漿價格出現回升勢頭將可能增大企業經營風險。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紙品消費國,但是我國森林資源相對匱乏,國產木槳僅占國內需求的10%左右,巨大缺口依賴大量進口來彌補,對進口紙漿的高依存度不僅使得國內造紙企業的盈利容易受到國際原料價格的影響,而且國際造紙原料供應趨緊也將影響未來造紙業的可持續發展。近期,隨著全球經濟復蘇的跡象日益明顯,國際原油價格強勁反彈,這將顯著增加紙漿的生產及運輸成本,進而推動國際紙漿價格走強,目前國際市場紙漿價格已出現止跌回升的趨勢,將可能增加我國造紙企業的成本,加大企業經營風險。
(二)我國造紙行業資源消耗較高,亟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造紙行業的產業鏈條長、關聯面廣,涉及水資源、能源、土地資源等諸多方面,而我國大部分制漿造紙企業規模小,大型企業相對較少,規模效益低下,限制了行業技術水平、產品檔次的提高和污染的有效防治。就噸漿紙綜合能耗和綜合水耗來看,國際上先進水平為噸漿紙綜合能耗0.9-1.2噸標煤,綜合取水量35-50噸,而我國除少數企業和部分生產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外,大部分企業噸漿紙綜合能耗平均為1.38噸左右標煤和103噸左右的用水 ,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問題迫在眉睫。
(三)紙品產量回升過快將可能造成價格回落。今年3月份,隨著紙品產量的回升,國內各種紙品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每噸銅版紙、新聞紙、白板紙、瓦欏紙和白卡紙分別下跌610元、400元、400元、450元和671元,月度跌幅分別為6.3%、8.5%、8.3%、12.7%和10% 。長期以來,我國造紙行業產能過剩嚴重,通過全行業大范圍減產限產后,目前達到暫時的供需平衡,當前盲目擴大產量將對紙品價格形成較大的下行壓力。
今年5月,發改委出臺的落后產能淘汰目標中包括到2011年,淘汰200萬噸以上的落后制漿造紙生產能,同月《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實施,為促進國內造紙業整合升級提供了良好契機。來自:中商情報網